不能上升到男女对立吗?
#唐山 打人#这事能不能上升到男女对立?
它就可以上升到男女问题。我们学文学的,现在学理论,读文本,经常要解读,一篇短篇小说可以做马克思主义批评,可以做历史主义批评,可以做新批评,而且很多时候都可以做女性主义批评。这是因为在生理上,人类绝大部分都可以分为男人和女人,那只要有人一般就有男有女,性别是个自在而且无处不在的议题。唐山打人这事是一群男人打一个女人,它自然是个性别问题。可能有人觉得这是个社会治安问题,那也没错,它是个社会治安问题,你可以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事件,但是它不仅仅是个社会治安问题,它还是个性别问题。
这事还可以上升到对立。像我这样的人,小时候听过家里长辈吵架,见不得争吵,所以我理解很多人不喜欢有人为了性别不平等辩论。但是不平等不吵怎么能纠正过来呢?几千年的父权文化沉淀压在七亿中国女人和七亿中国男人头上,不但不能不吵,而且吵是不足够的。这就好比特权阶级压迫无产阶级,不吵,不争,不办《新青年》,不秋收起义,不武昌起义,毛泽东时代的各个阶级就不能平等。权力的游戏,不对立,那不真成了游戏了。更何况更多的时候可能根本就没有对立上呢,只是男性对沉默的女性发声感觉不习惯罢了。
不管心理性别如何,性取向如何,像我一样生理性别是男性的人数以亿计,遇到这样的事,很多人想要撇清自己和打人的男人之间的关系,觉得自己莫名其妙被裹在了“男的”这个日渐被人唾弃的标签里。这合理吗?要我说这还挺合理的,因为“男性”这个群体虽然在文化上的确和“女性”一样是被想象出来的,我们也没有选择,但是这样的想象如此强烈,它已经在经济机器,政治机器上留下了痕迹。女性工程师不能进入施工隧道,因此男性在土木工程师,工地工人行业存在应聘优势是铁打的事实,而不是想象出来的。男性生殖器已经在出生时成为了他们的标记,不可抗拒的被给予了预付的优势。也许男人们会说,我又没有从事工程行业,凭什么我要承担这样的优势带来的责任?且不论我们可能受到社会偏袒而不自知,即使权责真的不平衡,这样的不平衡源头是什么?是女性吗?不是,就好像女性主义运动反对的不是男性,而是不平等一样,在父权社会下男性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也是源于不平等,而不是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