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试对额试的什么才?

最近看到一个公号关于高考作文采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做材料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看完不禁哑然失笑。作者显然没有读通《红楼梦》,就草率揣测,提出个看似新鲜的观点。
书中明确写过:“自荣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娶的也是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为妻,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如今代善早已去世,太夫人尚在。长子贾赦袭着官。次子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不料代善临终时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了。”
也就是说,到贾政这辈,爵位已经袭了三代,而且贾政排行老二,无法袭爵。本来贾政是要去考科举做官的,但皇帝开恩,给了贾政一个五品官职。宝玉作为贾政之子,是无论如何没有袭爵可能了,只能走科举一途。
在前半部书中。贾政一直不喜欢宝玉整天读闲书,作诗词。主要就是因为科举考的是四书五经,诗词对科举并无助益。
第九回贾政就因为宝玉“看闲书”大发脾气:“哪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都是掩耳偷铃,哄人而已。你去请学里太爷的安,就说我说的: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由此看来,所谓“建大观园让宝玉展才情,让皇上和社会知道,以期得到一官半职”,是何等可笑的说法呀。且不说宝玉的对额和诗作是否会传到皇帝那里。就说唐朝也许还能凭诗才得到官职,清朝恐怕是不太可能了。
那么贾政有意让宝玉在大观园对额中展现才华,是为什么呢?显然是为了让省亲的元春开心!对宝玉来说,长姊如母:“贾妃乃长姊,宝玉为弱弟,贾妃之心上念母年将迈,始得此弟,是以怜爱宝玉,与诸弟待之不同。且同随祖母,刻未暂离。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其名分虽系姊弟,其情状有如母子。自入宫后,时时带信出来与父母说:“千万好生扶养,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且致父母之忧。”眷恋切爱之心,刻未能忘。”好容易回来省亲,自然要看看家里的长男,自己的爱弟,是不是有出息。元春被送到宫里“这不得见人的地方”,心中牵挂的只有父母和幼弟了。如果她的牺牲换来弟弟不成器,元春自然会更加伤心。
说回这则“大观园阴谋论”,书中还有这样一段:“此旨一下,谁不踊跃感戴?现今周贵人的父亲已在家里动了工了,修盖省亲别院呢。又有吴贵妃的父亲吴天佑家,也往城外踏看地方去了。这岂不有八九分了?”
如果说贾府修大观园是为了推举宝玉,那周家和吴家修园子,又是为啥呢?😎
© 本文版权归 CyberKnight电子骑士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