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的小回忆 2022. 6.8】
1. 我高考前,每年必犯的顽疾又开始发作。断断续续咳嗽了两个多月,每天不是吃药就是挂水,直到高考前一天的中午都还在挂水,身心十分疲惫。 然而,高考结束过了两天,咳嗽就自然而然地好了。并且从那以后,困扰我五年多的顽疾再也没犯过,我也再没需要挂过水。 2. 从前江苏卷那种带着浓厚文艺气息的作文题实在不适合我。2017年以“车”为主题的作文直接把我干懵了,语文成绩班级倒数,高考滑铁卢。 3. 六月七日下午考数学。由于我坐在最后一排,有个监考老师搬了张椅子坐我旁边监考。他不停地抖腿,抖腿,再加上数学卷子难度极大,我心神大乱。几次想跟监考老师反映,却又不好意思,只好在极度的精神折磨中硬挨了过去。 考完数学出考场的时候,我的腿是软的。回到教室,只记得哀鸿遍野,几个女孩子都趴在桌子上哭了,男生们都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要“相约苏大”。 当天晚上,我由于咳嗽和沉重的心情没去上晚自习。在家躺在床上,哭得要死要活,痛骂那个混蛋的抖腿老师。妈妈在劝慰我,爸爸却在一度的沉默后说了一句倒充气的话“还是你做不出来,老师抖腿能有多大影响?” 爸爸是个好爸爸,但在说话教育上欠缺蛮大的。难以设身处地地理解孩童,不知道何时该鼓励,何时该责备。事实上,那时候的我心态极差,考试时候受不得任何一点干扰,那位抖腿老师确实令我倍受煎熬。 4. 六月八日考完英语,我进入了一种“无所谓”的状态,开始打游戏,抱着一副“数学英语都烂透了,理化等级有啥用”的心态,全然不顾九号要考的物理和化学。 结果,高考发挥最好的是理化,物理A,化学A+。可惜,拯救不了语数外的分数。 5. 对于2017年江苏卷,整体而言,语文难度适中,数学题又偏又怪,英语、物理、化学难度都是地狱级别。 6. 考完试对答案,觉得数学、英语都没救了,于是寄希望于语文。 然而,最终我的数学160分,英语90分,在实验班中均属中等偏上一点点。而寄托了很大希望的语文,103分,班级倒数。 7. 查分时,我跟伟业连着麦。伟业先查了,382分。我按下了查分的键,当“358”跃入眼帘的时候,我的内心挣扎而痛苦,随后默默无言。 晚上伟业陪我在大润发周围转了好几圈。可惜那时候还不会喝酒,要不然我那晚必定烂醉。 谁能想到,平时水平保底南航南理工、正常发挥上东南、争取表现超常一些能读南大的我,竟以如此惨败收场呢? 8. 刚进大学的时候,作为江苏考生很有优越感。因为我发现自己的数理化、英语水平吊打其他地区的学生。当别人考六级都费劲的时候,我发现我们高三做的卷子比六级难多了。至于数理思维,江苏学生更是被地狱难度的题型捶打得十分优异。 但五年后的今日,当高中遗留下的宝贵财产已经消失殆尽的时候,当我们再也不能以“江苏考生”自居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在泯然众人的路上很久了。那我们还比其他人优越在哪里?这当然需要我们自己去挖掘。 9. 高考后有了五年的阅历,如今更能审慎地评价我经历的高中教育。 对我这个来自江苏泰兴(县级市,即小县城)的学子而言,高中教育整体紧张而压抑。曾经引以为豪的“江苏血统”,其实是江苏卷巨大的难度和平时日复一日的做题训练造就的。 我经受的高中教育是“模子”,是对人性的约制和束缚,但相比衡水模式,还是好得太多。这种教育培养了大量“小镇做题家”(比如我),但这并非对学生一辈子有利的素质教育。 10. 最后:高考不过是人生一道必经之路,不过是一场至关重要而又无关紧要的战役。打得好,继续走;打得差,继续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