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的小孩 VS 幼稚的大人:我是个30多岁的宝宝

作者:摇铃铛

网上看过一个帖子,觉得很有意思。
主题应该叫“早熟的孩子 VS 幼稚的大人”。

是不是挺像段子,但前不久我还真遇到过类似的事儿!!
就小咕噜现在不是快满3岁了嘛,话基本说得很清楚了,有时候突然冒出来一句话让大家都面面相觑。
比如上次,阿姨休假了,小咕噜很早醒来。我不想吵醒彦祖,就自己一个人带他。
带了一会,突然肚子疼,我就说妈妈要去上厕所啦。怕他一个人在外面不安全,又说:你能不能陪妈妈一起去呀?
他听了很不解,歪着头问我。妈妈,你为什么要我陪你,你一个人不会擦屁股吗?
我……这真的接不上话。
还有一次,我晚上带小咕噜睡觉,他不肯,在床上又跳又叫的。我那天很累了,想早点休息,跟他软磨硬泡都不听。
我很郁闷但是又不想吼他,又不想骂他。一急,就哭了。
他看我一哭,瘪瘪嘴,也哭了。瞬间房间里哭声震天,那叫一个惨啊。
小咕噜见我哭了,大喊你别学我!
我生气的回答,儿子你有没有搞错,是我先哭的,应该是你学我吧!
而且,妈妈是真的哭了!说着我把眼泪从睫毛上摘下来给他看。
眼见为实,他看着我手上的泪珠,眨巴眨巴眼睛,自己擦干净眼泪,爬过来拉着我的手,说妈妈你别哭了,我听话,我睡觉啊。
过了三分钟,就打呼了。
转怒为喜的我给他盖好被子,从房间出来。看到坐在客厅沙发上明显听到我们母子对着嚎,正尴尬得手脚不知道往哪放的我爸妈,我抬头挺胸走过,假装什么也没发生。
还有,公众号老读者应该都知道我平时没事喜欢喝两杯。前两天吧,我家阿姨休假了。我爸妈睡我家说方便早上帮忙看娃,晚上我跟彦祖出去吃宵夜,喝醉了回家非吵着要划拳。
划了一会,凌晨一点半我爸妈从房里挎着包出来:
太吵了,睡不着,我们回自己家睡了。
我当时真想给他们跪下来,大喊一声,是女儿不孝……

但sorry!我已经没力气挽留了。大家可能会问孩子呢,这么吵我儿子没醒吗?是的,他睡眠非常好,现在一般打雷都不会醒了。
类似的桥段,我家经常都在发生,大部分时间,我并没有把自己当妈妈。
同样的,也并没有把儿子当作一个完全的小孩。
我总觉得,做了妈妈只是我的身份改变,可我还是我啊,还是会喜欢漂亮裙子会因为礼物快乐也会掉眼泪,也喜欢等孩子睡了,跟老公出去喝两杯。
谁规定了父母只能成熟稳重,高高在上呢?


不是我说哈,真的感觉,这一届90后父母,比孩子幼稚有童心多了。
家里的玩具,买回来往往都是彦祖先玩,美其名曰为了儿子的安全着想。
给小咕噜买的水枪,拿回家爸爸先滋;给小咕噜买的乐高,他咬牙切齿,自己拼到半夜。
我们每次出去旅行,其实都是我们自己想去玩。
为什么带上孩子?当然是因为想出门,孩子没人带了。不然难道每次都是因为孩子想出去玩吗?
怎么可能?!我们又不是那种伟大的牺牲式父母!我自己都能想到,那样的我,有多么的心理不平衡,和苦大仇深。
还有哦,说到童心。前几天我们一起去参加早教中心组织的六一,他还做了个奶油胶的音乐盒,比有些妈妈做得还好看!!

带小咕噜出去遛弯,我背的是毛茸茸的娃娃头包,扎的是双马尾,喜欢穿粉色,包不重肯定是要儿子帮忙背的,谁要是说我我就翻个白眼。我还小呢,我是个30多岁的有宝宝的宝宝。


(给你们看看,前两天我又剪短发啦)
为什么?我不想我的儿子长大写作文,第一句就是:“我有一个又凶又严肃、死气沉沉的妈妈”。想想都可怕,谁会跟一个这样的妈妈交心呢?
所以,每一年的儿童节,除了孩子在过,为什么也有那么多大人凑热闹?不是这些大人精神上、经济上不够独立,更不是像孩子一样,想一直任性不讲道理。
而是不管多少岁的成年人,能保有一颗不停止跳动的童心。永远年轻,永远有活力,永远不放弃学习,就不会衰老。
因为在我自己的词典里,真正的衰老,不是多了几根皱纹,或者多添了几丝白发,或者肉体的变形。
而是心的麻木,冷漠,对世界失去好奇心求知欲,还自以为是的,对别人的童心嗤之以鼻。


真正成熟的人,可以在儿童节变现得像孩子,也可以在风雨中表现得像大人。所以越来越多的大人也过起了儿童节。
在这个数字时代,我们不仅能在现实中过儿童节,还可以线上当大儿童。
比如好多大朋友热衷于在朋友圈晒各种节日宣言,比如谁还不是小孩子啦,我只是三百多个月的大宝宝,大人只是过期的小朋友啦。还有各种童年小零食,真是要馋哭隔壁家小孩了。
在线上,各位大朋友们真的是玩得不亦乐乎。就比如抖音的话题活动#dou来与众不童,还有很多关于儿童节的直播活动。
咱就说,有没有一种可能:表面上是儿童节的活动,其实是大人们想趁机过儿童节。不然抖音咋都是童年回忆杀呢!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看过的少儿节目吗?还记得大风车吗?还记得红果果绿泡泡、金龟子、董浩叔叔和月亮姐姐他们吗?
原本以为这些只能存在记忆里了,但是没想到金龟子等人的直播活动直接让我们梦回小时候啊!

还有凯叔讲故事,真的是绝绝子啊。大朋友们守着直播间,比当年上课还准时。大朋友在直播间排排坐,像极了乖巧的孩子。

还真的是撒欢式过儿童节!故事听不够的那种!
不仅如此,他们直接把六月的抖音变成少儿频道,这可真的是太豪横了!!

我们不仅能看到六一特别节目,还能看到大儿童们的草坪童年歌会等节目。

还能欣赏到各地小朋友的精彩演出。我们看着屏幕,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

小时候在脸蛋涂两个红红的圈圈,再抹点彩色眼影。那时候就觉得自己是街上最靓的崽!哈哈哈!
我在看抖音的时候,小咕噜也凑了上来,还问我:妈妈你在看什么呀,这么开心。我在看童年时光机呀。这样就可以看到别人小时候是长什么样的了。

小咕噜想了一下说,那我长大了也还可以过儿童节吗?
当然可以呀,无论长到多大,都可以过儿童节。听到这里,他就高兴地继续玩他的玩具了。
还有我们那些童年的小遗憾,现在也还有机会可以弥补。比如小时候超级想玩的摇摇椅,现在添加摇摇车特效就能玩个够。还有很多有趣的贴纸互动,明星也都在参与哟。

看到这些,不禁感叹,现在单单过个儿童节这么多玩法。回想我们小时候,不是玩过家家就是玩泥巴。
不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我们也不能用旧的观点来评价现在的儿童节。你看现在疫情时期的特殊性,有些小朋友没办法参与线下活动,而现在还可以通过技术的支持,在线上观看表演、参与互动。
所以抖音的线上儿童节不是童年生活的彻底颠覆,而是一种迭加选择。这也会让童年更加丰富多彩,更能体现儿童节互动性,更能扩展节日的时空价值内涵,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欢乐和选择。
疫情虽然限制了我们的活动范围,但是我们还可以通过线上丰富多元的内容形式和活动玩法,一起来保持童真,展示童趣,收获童心。
大家赶紧来展现自己的与众不“童”吧!

作者简介: 摇铃铛,长沙射手女,野生情感作家。新书《姑娘,你活的太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