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引争议?听听导演李雪、编剧袁子弹怎么说
作者/曹乐溪
“我在天上,绑安全带,心里读秒的时候,脑子里出现了你。”
张光正苦追郑有恩20多集,心心念念的女神终于被焐热了!
在女A男O流行的2022年,《欢迎光临》“正郑好”CP无疑是好嗑的:外冷内热的独立女性,遇见随身背加湿器、求大厨做榴莲蛋糕的忠犬男,一番唇枪舌剑的价值观犀利碰撞之后,融化为郑有恩手里那碗豆浆,有点甜。
社畜打工人未开金手指的职场晋升,酒店门童意外卷入大妈们的广场舞之争,还是穷小子追求美丽空姐的都市童话?似乎从哪一方面都无法简单定义《欢迎光临》,而喜剧风格也是正午阳光作品中并不常见的序列。
“这个故事最吸引我的,还是它塑造了非常理想又美好的人际关系,”李雪导演认为。

“我不太倾向于拍摄我擅长的,像《琅琊榜》《伪装者》《外科风云》《大江大河》,其实每部作品都不太一样,不太想重复自己——这话说起来挺俗,但拍一样的东西确实少了些创作冲动吧(笑)。”
不过喜剧是公认难拍的类型,如何兼容生活流质感与谈恋爱的梦幻, 观众能否接受两人家庭背景与现实基础不同的设定?
围绕这部剧的看点与争议,我们与《欢迎光临》的主创聊了聊北漂故事的烟火气与灵气。
不完美的小人物,用爱情对抗现实
被女神捏脸并主动献吻是种怎样的体验?张光正笑而不语。
这场《欢迎光临》前半段最浪漫唯美的吻戏,在原作《我的盖世英熊》里发生在北京三环路上,但实际拍摄非常困难。剧组最终找了一条方便控制的断头路,调来八九十辆车连拍了两个寒冬通宵。
“我当时和照明老师说想拍得美一点,他打出来以后,同事们都管这叫天使光,”李雪笑道。“虽然有一点不现实,但我想给这个小人物在此刻有一点梦幻感,也与原著中那些出奇而特立独行的情节,在影像上达成某种统一。”

另一组令观众印象颇深的镜头,是女主郑有恩的出场。张光正与试图带走醉酒女子的宾客纠缠中,郑有恩从雾气中现身解围,仿佛江湖片里英姿飒爽的女侠,瞬间占据了张光正心目中盖世英雄的席位。
但都市现实剧的主角怎么可能自带“仙气”?
“正好赶上是冬天拍摄,我们就设计了一个维修暖气管道的场景。”细心的观众会留意到酒店门口的施工围栏,李雪让特效团队帮忙设计了可以呲出水蒸汽,又不至于伤到演员的效果,“现在看完成得还是不错的,符合张光正对女神出场的想象。”

与白百何继《外科风云》后第二次合作,李雪的感受是驾轻就熟,“戏越演越好了”。
在酒店门口扶郭玥上车的这场戏,是郑有恩与张光正第一次打照面,导演要求白百何不要看着黄轩的眼睛说谢谢,但同时又不能显得很没礼貌。
“她说好吧导演,我再给你一条。演完以后我跟黄轩一直都很赞叹,说她怎么演的呀!既照顾了礼节,但是又看着不是那么实,但我们都觉得很恰当,百何很擅长这种很微妙的东西。”
《欢迎光临》中“正郑好”CP的爱情浪漫而纯粹,但在认同门当户对的年代,人们不会轻易相信月薪5000的酒店门童,能把众星捧月的北京姑娘追到手。
“男女主的身份背景,包括各自的家世都有比较大的差别,这既是戏剧冲突的来源,也是一个现实要面对的问题,”编剧袁子弹坦言。
“所以我们增加了一些他们成为恋人后遇到的现实困扰,比如经济地位上的不匹配,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段感情关系得以成立。”
除了后期努力搞事业,李雪认为张光正对于郑有恩最重要的是情绪价值。
“他们之间的爱情,不应该是有条条框框的,两个人合适最重要。就像郑有恩有一句话说,一个男的张嘴说话,我不想抽他,这已经对我来说很难得了(笑)。”
“像张光正这样被一个女孩的爱情所激励着,能够认真生活,认真面对情感和工作,这就是他的主角光环。”
剧作赋予了张光正很多美好的品质,比如耐心细致,善良真诚,甚至为了广场舞阿姨们与郑有恩发生争执,但这并不是一个完美人设:
追求心仪女孩时的莽撞与大男子主义,工作上进取心不足甘于宅瘫,直到郑有恩的出现,才刺激他逐渐开始对抗平庸现实。


聊到主角的种种问题,袁子弹认为《欢迎光临》不止呈现多元的爱情观,也希望探讨关于爱情的追求方式。
“张光正是个‘牡丹’嘛,他会有笨拙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们其实都通过女主直接抨击了他的这种行为。包括前面孙大妈也提醒张光正,爱情的追求需要付出,脚踏实地地提升自己,后面大家会看到人物的成长和转变。”
李雪则认为,“正郑好”CP后半段走向会越来越现实,但这个故事本身带有一些都市传奇风格或是童话色彩。
“最后不算是一个造梦式的结局,应该是一个光明的、符合郑有恩和张光正人物性格的向上型结局。小人物追求幸福生活是不能止步的,这是我们一直秉持的初衷。”
荒诞幽默遇上生活流,“像彩虹,像瓢泼大雨,像闪电一样”
正午阳光的戏,从不缺乏生活流的质感
在《欢迎光临》里,孙大妈上门“捕获”张光正的一幕令很多观众会心一笑:串通快递小哥敲门,是属于广场舞阿姨的智慧。
而孙大妈与杨大爷吃西瓜挑瓜子的剧情,则令人感慨老伴间刀子嘴豆腐心的长情。

“丁嘉丽和毕彦君老师是上海戏剧学院的同学,他们演起戏来本身就比较默契,所以不太需要我给他们设计什么,演员平实的表演就能打动人。”
在李雪看来,老夫妻的日常无需额外渲染,只需要捕捉生活细节,把身边人包括自己的人生经验融入作品,便会产生幽默或共鸣。
比如剧集开篇对于张光正的描摹,一个日常工作里会受气的普通打工者,从阴暗潮湿的地下室搬到几平米的阳台,吃喝玩乐都蜗居在床上,想睡懒觉躲不过广场舞的喧嚣,逛商场会被衣服价签惊到踉跄......这是太多北漂共同拥有的经历。
为让剧中人物的职业真实落地,剧本创作阶段团队至少走访了五家北京的星级酒店,了解酒店从业者会面临的真实案例;拍摄空姐的部分除了提前培训,还有资深空乘人员在片场指导演员,及时纠正礼仪。

“我们酒店三兄弟以及豆子他们都去酒店体验生活,完全按照酒店员工上下班的作息进行工作。黄轩专门在酒店附近租了个差不多的房子,骑自行车上下班。”
李雪透露了一个关于孙经理服装上的细节:“不同阶层的人物特点,大家可能不会注意到。比如孙经理升职为房务总监的时候,他的衣服就换掉了,之前做经理时他必须穿酒店的经理制服,升为总监后,他的衣服才可以换成一些自己的西装。”
但写实并不意味着1:1完成对生活的复刻,李雪认为《欢迎光临》属于风格比较明快的现实题材生活剧。
“剧中很多黑色幽默和荒诞不经的情节,我们就是想要这种夸张的效果和喜剧化的处理,不想让它那么生活化、那么平铺地去表现,而是寻找像彩虹,像瓢泼大雨,像闪电一样,令我们记忆深刻的瞬间。”
比如张光正文艺腔的内心旁白,就颠覆了打工人苦闷沮丧的现实处境,而呈现出白日梦般的浪漫情怀;
在商场厕所脱光衣服等待郑有恩却被戏弄的剧情,张光正裸奔中乱飞的头发、仓惶羞愤的表情搭配交响乐,则让这出悲剧充满了魔幻与戏谑。

“其实也是我们赋予他的一种心理吧,”李雪告诉叨叨。“就是他的人生在这里几乎是要崩盘了、被郑有恩给摧毁了,又带有一点儿嘲笑的感觉。这个情节不是平常人都能遇到的情景,所以音乐上也有一点虚幻的感觉。”
一开始,李雪并不确定黄轩能把握好这种十足的小人物气质。“和观众一样,我们以前都认为他是成熟稳重的一个演员,演的都是一些好人、干部呀,像《山海情》这样的角色。”
而在《欢迎光临》里化身张光正,需要有点厚脸皮和执着劲儿。李雪对他第一次给郑有恩打电话的那场戏印象深刻:抄好台词的小纸条手抖掉进了柜子底下,让本就脸红心跳的张光正更加慌乱磕巴,呼吸急促。

“现场有好多次,我都没想到他能够演到这个幅度,有的时候不是技巧,他是附体型的演员,”导演感慨。
“我们在一起聊天时,他确实不是张光正的样子,不过拍到中后段他已经张光正化,等到结尾要演有点领导范儿的人物时,黄轩很悲哀地和我说,他发现自己不会了(笑)。”
积极面对生活,也是一种「主旋律」
《欢迎光临》刚播出时,部分眼尖的观众就发现了剧中努兰酒店的真身,“亮马桥金茂威斯汀知道自己被改名了嘛~”
选择威斯汀是细节控雪导的执念。
“我们也考虑过去远郊那些刚开业的五星级酒店,可能会更安静、更容易拍摄,但威斯汀这种东三环的位置,它周围的生态包括与外景的结合,是很难复制的,很有北京气质。”

而剧中酒店三兄弟合租的房子,实际在大望路的光辉里小区,兼具CBD周边的繁华,同时保留了上世纪北京小区的模样,又有能让大妈们翩翩起舞的小广场。
李雪坦言广场舞的动作设计令人头疼,“有点儿像歌舞片了”,好在最后有专业编舞团队的介入,制片人也找来了愿意配合的广场舞团,才能最终实现剧里高难度的动作。
“阿姨们在退休后能够再次融入社会,跟我们一起工作,我觉得是一次很难得的经历,他们自己非常开心,我觉得跟他们在一起工作,对我也是一个鼓励吧。”
广场舞既是张光正与郑有恩结缘的契机,也是故事的主线之一。
“之前很少有电视剧以大量篇幅去展现广场舞,用温暖的视角去接近大妈们,听听她们的故事。”
在袁子弹看来,张光正们与广场舞大妈的代际交集是有意义的,“大家可以看到当代年轻人因为生活的压力,很多时候选择了抱怨和躺平;反而是大妈们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形成了更卷、更燃、更励志的有趣倒挂。

但比起踩一捧一,《欢迎光临》更希望剧中的不同人群平等交流与沟通,张光正理解了站上比赛舞台对于大妈们的意义,大妈们也会体恤打工人的辛苦。
“我们关怀老年人的内心世界,也去不贬低年轻人的选择和追求,”袁子弹坦言,“这不是一种你死我活、你是我非的表达,互相包容和理解是我们应该承载的价值观。”
无论积极练舞、撮合姻缘的老年人,还是努力打拼、勇敢追爱的年轻人,《欢迎光临》试图用一种平视的视角,传递普通老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正向意义。
“(侯)鸿亮跟我讲过,他觉得这部戏是一个主旋律的戏,我越做越觉得这个看法是很准确的。”
李雪觉得等大家看到最后一集时,会发现《欢迎光临》的主题其实很直白,“就是告诉所有人脚踏实地生活,认真对待工作和爱情、朋友和家人,什么时候开始努力都不晚。”
郑有恩与张光正的故事现实中很难复制,但“欢迎光临每一天”的人生态度,却朴素而值得借鉴。正如李雪所言,“这不应该是造梦,这应该是我们的现实。”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