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31:戒断反应好严重啊
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来一次戒断反应。四肢无力,脑袋想起做事情,做了五分钟就觉得大脑要枯竭了,开始寻找一些精神刺激然后不得所获,又开始四肢无力,脑袋又开始催促做事情... 想要刺激放纵又想要稠密充实,想笑又胸口下抑得转为想哭。
从大学开始就遇到了点存在主义危机。献祭了大一整整一个学期,又经过了两三年的思考,到现在终于形成了一套自洽的自我思维逻辑。其中我花了大半年,说服自己,将初高中荼毒已深的思维糟粕给去除。
怎么个荼毒已深法呢?从初中开始,刻意地和成绩好的人玩,到高中以后,上网冲浪都带着读书人特有的自尊书卷傲气,看不起网上月入百万的网红,谈个恋爱都要看对方成绩好不好,到大学以后,大一的时候每一分每一秒没有在学习都觉得悔恨后怕不已,发个玩乐的朋友圈都怕被人说不务正业。表面功夫做得了得。
终于,也许是开始独立思考了,也许是终于尝到了“被重视”的感觉让我变得自信、能听到自己的声音了,回看以前发现了以前是有多么荒唐搞笑。大一的时候竟然会去干互膜、水群这种跟风的sb行为,简直不可思议(虽然现在系里很多大三的人还这样)。恍然大悟。观念、性格与以前发生了180°的转变。(我认为这是大学最重要的收获,是考几门4.0功课远远换不来的成长)。
人生从来没有任何正道可言,也没人规定你必须在什么样的时候做什么样的事情。有人愿意做挣钱的人,有人愿意做被掏钱的人。你可以说网红这种挣快钱的目光短浅、low又低俗;也可以说穷读书的又苦又被压榨、连论文都水不出来一篇;意识形态从来不能决定经济建筑,谁都有自己的道德高地。而读书从来不是挣钱最多最快的途径。认清这点后,人各有志,各走各的即可。
然后这一个自由的观点这几天被突然打了一棒,重重地,锤在我的头上。有人在朋友圈发plog就是热爱生活,我在某书发plog就是抛头露面、消费学校。有人私下向学弟学妹分享学习经验就是乐于助人,我在某书发学习经验就是只说高考、没点别的。我的账号从开始就是一个商业行为,我分享的初衷就是一次商业尝试,但却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本末倒置,不如好好读书,早日读博年入百万。
如果是周围有些同学说说,我当然根本不会在意(根本不care不在意的人的想法)。但这个是学校上面的授意,甚至影响到我之后的升学发展,就令我不解又无奈。制定政策和行政方针都是中年人的事情,也难怪大学的包容环境会这么差(不仅是大学,这片大至960万平方千米的行政区域也是如此)
此篇日记将公开发表。一是我豆瓣很私密,没有什么认识我的人看;二是这就是我的真实想法,如果被传给了学校老师、学校官方知道了,难道会因此让我退学吗?
goners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5.4.23:热带鱼 (1人喜欢)
- 25.4.9:因为看到了樱花而感到悲伤 (1人喜欢)
- 25.3.31: (1人喜欢)
- 25.3.30: jnyh
- 25.3.23:我是一个没什么前瞻性的人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