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津渡—天津文獻

01

《郭则沄文献辑刊》
推荐语:
1、郭则沄是晚清民国时期政坛与文坛的重要人物。民国时期追随徐世昌,先以徐世昌幕僚身份任国务院机要局帮办、参议,又任正事堂礼制馆提调、铨叙局局长等职。袁世凯帝制活动期间,自动离职。徐世昌任总统后,郭则沄任国务院秘书长。徐世昌去职后,郭则沄亦辞职。此后,郭则沄脱离宦海,隐居京津。
2、郭则沄出身于簪缨世家,学养深厚,加之其才能出众,故而交游广泛,在近代政坛与文坛均有重要影响,且留心文献,整理保存了许多家族史料与近代重要文史资料。
3、本书旨在彰显郭则沄的道德文章,凸显其于文化上的贡献,将郭则沄著述及相关文献搜集整理,汇为一编,对近代文史爱好者及研究者有重要的价值。
02

《京津冀家谱》 推荐语:
1、以国而言,世家谱牒乃是历史兴衰的时代见证,以家而言,世系家传则是慎终追远的基本凭借,皆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由于政府的提倡,家风传承尤其受到广泛的重视,这使得家谱藴涵的精神文化价值被认识发掘,在新时代焕发出了生机和光彩。
2、京津冀一体化与协同发展是近年来党中央与国务院制定的一项重大国家发展战略,其影响与意义都十分深远,且具有历史的纵深。明清两代,北京作为国都的地位与建置趋于成熟,直隶(天津、河北)地区拱卫京师的辅助功能逐步显现,成为以一地而系一国之重的京畿腹地。
3、近代以来海运大开,京津冀又以地利之便在经济、教育与文化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此聚集产生了许多世家大族,或在文学与文化上有极深的建树,如任邱边氏几世能文,一门风雅,是典型的文学世家;或在晚清民国的政治舞台与历史进程中有极大的影响,如天津徐氏家族的徐世昌,则是著名的清末重臣,民国的文治总统。
4、京津冀自明清近代以来已成为政治文化交汇的中心,京津冀家谱中所呈现的诸如商人兴起、士商互动、大族兴衰、西学东渐、家庭教育、新旧婚姻等社会变迁最具有时代的典型意义。从历史与现实来看,京津冀家谱文献都有其非同寻常的社会与时代意义。
5、本书选编了清乾隆至民国间的四十二种京津冀家谱,予以影印出版,提供给关心京津冀近代社会与文化变迁的人们作为参考,同时也希望能够为即将到来的新时代变迁——京津冀一体化与协同发展提供历史的指引与社会的参照。
03

《徐世昌文献辑刊》 简介:
《徐世昌文献辑刊》所收政书类文献,多是徐世昌本人的著述,包括《东三省政略》等。《辑刊》内的学术类著作涉及史学、哲学领域。其中《大清畿辅先哲传》《大清畿辅书征》《清儒学案》《颜李学》《颜李丛书》等,都是具有很高文献价值且影响深远的著作。《辑刊》中的文学类著作,既有对有清一代诗作的搜集整理,也有对友朋文集的整理出版。
04

《查氏文献辑刊》 推荐语:
1、文化世家研究是当前文学与文化研究的热点,也是国家与地方文脉的重要支柱,包括南查与北查的查氏,即是中国历史上文化世家的典型代表。
2、古老姓氏查氏瓜瓞绵绵,垂世久远,分布极广,时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查氏到明清时期尤为兴旺,在当时江南的江浙、皖赣及北方的京津,皆有查氏的高门大户。南方的海宁查氏和北方的天津查氏在这一时期最为活跃,他们作为文化世家先后隆盛于康、雍、干时期,南查以查慎行、查嗣瑮等人为首,北查则查日干、查礼最为出名,另外,皖赣等地的查铎诸人亦有文献流传于世。
3、近现代以来,查氏的文脉依然可观,中国新诗第一家穆旦(查良铮)及闻名海内外的武侠作家金庸(查良镛)先生,而颇负盛名的诗人海子原名则是査海生,皆是南北查的后脉,可以说,查氏早已成为人们心目中华夏文化世家的典范。
4、本书收录明清以来各支派查氏相关著作与文献,涵盖查氏诸人之著述、年谱,查氏后人屡修族谱,本书亦收录查氏族谱四种,希望对后来学者进一步研究查氏家族有所助益,亦望藉助查氏家族的文化火种,能更好地点燃中华文化之自信。
5、本书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开大学查洪德先生主编并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