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
今日读了一段讲中国人对待乞丐的态度的文字,我有点恍惚…
beggars, oh yeah, beggars. I haven’t seen a beggar for a long time, really. 好像很久没见到任何乞丐了。街上都没有乞丐了,流浪汉也没有了。现在的城市长大的小孩子,估计不知道什么是乞丐吧。
倏忽,我想起小时候,记忆里最早的那个家,是曾经有乞丐上门的。记得好像是有人敲敲门,我爸还是我妈给开了门,说了什么话,然后给一点钱或者一碗饭之类的,然后那个人就走了。但这记忆也模模糊糊的了。最早的那个家,哦,我的天,我都多久没有去看过了?那是我住了九年的地方。还有担着扁担卖米酒的,还有卖香瓜的果农。妈妈说,你小时候天天乱跑,不是去找卖米酒的,就是去跟乞丐混,那时候我也是心大,根本没有想过,你要是被拐走了怎么办?
爸爸说,他小时候,村里有上门的乞丐。他妈妈,也就是我去世的奶奶,会给乞丐一把米还是一把面,因为再没有别的东西可以给了。
小时候,街头的乞丐可多了。那些拦着走在上学路上的我的大手,黑咕隆咚的指甲,皱巴巴泛黄的、缺牙的面孔,和哭唧唧的眼睛。冬天,乞丐都是穿着破烂的棉服,前面放一个搪瓷碗,胡子拉碴的,身边似乎还有一两只流浪狗。我也曾偷姥爷的钱,每天送给一个学校门口的乞丐,哪天没给还不好意思,大概偷了一个学期。这件事最后栽赃嫁祸给了小姨。
后来,我长大了些。在广州的街头,也看到很多乞丐。但据说,他们都是“有组织有计划”在骗钱。是吗?我说,我不相信。但新闻说是的,爸妈的朋友,那些叔叔阿姨也说,是的,都是骗钱的。我只记得,看到过各种各样缺胳膊少腿的乞丐,四肢全部没有的乞丐,整张脸都被烫伤的乞丐,还有瞎眼的小孩,还有断臂的老年人。在天桥下,在地下车库,在公交车站附近,在小学附近,主要是在天桥下面。我一般也会给一两块钱,如果兜里有钱的话。爸爸说,给点就给点吧,看得人心酸。爸爸的同事,一个叔叔却说,那些人,你不能信的。
乞丐。啊。突然间,我感觉这是一个迷人的词汇。begg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