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哪一座山?
你可以用我说法来称呼这个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
而我称之为:教育。
这本书的最后一个词,是这本书原来的标题。
中文版将它改为“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一个陈述句,却又向读者提出了一个问题:要飞往哪一座山呢?
是巴克峰吗?作者一次又一次地飞回这座山,又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而去。
是大学吗?当她站在学术之巅,她一次又一次地迷惘。
她原来可以不用这样徘徊,可以一辈子守在她的山——巴克峰上。
最终,教育改变了一切。
虽然,她没有受过真正的正规教育。所以,她不知道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亦不知道世界有大多。她的世界是有边界的,边界目之所及。
很难相信这个世界上仍然有这样的地方,所以我一度以为这个故事发生在远古,以为他们是这个世界上仅存的印第安人,才会这样格格不入,守着自己的一方净土。
其实,这个世界上很多这样的地方。
我想起我的小时候,没出过确定门,只有去镇上赶集的时候,会往着开往外面的汽车发呆。镇上的车站,是我那时候的世界边界线。
我渐渐明白,这个故事不是一个小说,而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甚至不是故事,而是事件。特殊的事件。
有多特殊呢?
目前的教育制度而言,无论是哪个国家,绝大多数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人,是无法进入大学的。
这件事也许没有普遍性,却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作者的命运。
至此,我明白了英文原标题的意义,也明白了中文标题的目的。
--------------------------------------------------------------------------------------
游侠骑士就是一会儿挨揍,一会儿做皇帝。
这句话在书中的分量很轻。在金句频出的段落里,这句话很容易被淹没。
我却记住了。
这句话出自《堂吉诃德》,堂吉诃德的仆人见到主人的样子,有感而发。
我前不久看过一遍《堂吉诃德》。说实话,我是敬佩那个对风车发起攻击的骑士的。他的行为看起来很荒唐,却受内心永恒的骑士精神所支配。他说干就干,丝毫不含糊,从不气馁。
而塔拉·韦斯特弗(本书作者)将她的父亲描述成一句这样的骑士,幻想着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敌人:教育是XX支配灵魂的手段,医生会更快地要了你的命,世界末日总有一天会来到……
所以她将儿女封锁在自己的帝国里,生了病也不能去医院,积累物资对抗世界末日。
不光是她的父亲,还有她的母亲,她的兄长,她的姐妹。
在这里,父亲是国王,其他人都是他的信徒和臣民。
只有塔拉是个例外。
对此,我理解她父亲的坚守,也能理解她本人的挣扎。
-------------------------------------------------------------------------------------
在很长一段时间,塔拉陷入了一种困境不能自拔:
巴克峰和杨百翰,她必须二选一。即:家庭和大学,她只能选择一个。
直到最后,她的行动也许做出了选择,但她的心理,依然无法取舍。
-------------------------------------------------------------------------------------
题外:
前不久的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健听女孩》,讲了一个有点类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