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几道《小山词》的艳词 》陈再明22、5、29
晏几道,字叔原,他是晏殊(字同叔)的第七子,父子同以词名。同叔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卒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历事真宗、仁宗两朝,官至宰相。所为诗文甚富,多不传,惟所遗《珠玉词》一卷,至今犹脍炙人口。
叔原生卒,则终无法考定。官不过监颍昌府许田镇。少时袭父余荫,处境甚优,惟晚年则似颇潦倒。但他的《小山词》有两首《生查子》提及李师师,宋徽宗两度幸李师师家,在大观三、四年(1109一1110),其时去他父亲同叔之死已55年。以此查考叔原的年龄,至少已近六十。推定叔原生年,大概在1049年左右。
这两首《生查子》的下半阕是这样的:
“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 偏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
"几时花里闲,看得花枝足, 醉后莫思家,借取师师宿。″
少年狂态,似不类六十老翁之作,然则假定叔原之见师师,当在徽宗幸师师家以前,而叔原之卒年,最多或不能超过七十也,亦即在1129年左右。
近人朱古微选著《宋词三百首》,彔《小山词》,自《临江仙》以次十八调,其分量仅次于周邦彦与吴文英。胡适的《词选》,则选叔原的《临江仙》、《生查子》、《清平乐》、《玉楼春》两调、《菩萨蛮》、《点绛唇》、《采桑子》,共得八首,其同于朱选者,仅《临江仙》一首。《临江仙》全词如下: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 曾照彩云归。
小蘋,与小莲、小鸿、小云四人,在《小山词》中实屡见不一见,而小蘋殆尤为叔原所钟情。在《玉楼春》中,则提到小莲。《玉楼春》全词如下:
小莲未解论心素,狂似鈿筝絃底柱。 脸边霞散酒初醒,眉上月残人欲去。
旧时家近章台住,尽日东风吹柳絮。 生憎繁杏绿阴时,正碍粉墙偷眼觑。
此外如:″梅蕊新妝桂叶眉,小莲风韵出瑶池″,″手撚香笺忆小莲,欲将遗恨倩谁传″(以上《鹧鸪天》)。又如:″记得青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凭谁寄小莲″(《破阵子》),″时候草绿花红,斜阳外,远水溶溶。浑是阿莲双枕畔,画屏中。″(《愁倚阑令》)。殆无一而非为小莲发也。
现在所流行的《小山词》,计二百六十余首,其呕心之作,决非朱、胡两家所选的这二十五首所能尽,自属显然。除朱、胡同选的《临江仙》一首外,还有《蝶恋花》两调和"卷絮风头寒欲尽″、"喜鹊桥成催凤驾″、″千叶早梅夸百媚″、″碧玉高楼临水住″,″笑艳秋莲生绿浦″这几首,岂止读来爽口,确实也足以沁人心脾啊!
原来,叔原有一首《蝶恋花》全词如下:
碧玉高楼临水住,红杏开时,花底曾相遇。 一曲阳春春已暮,晓莺声断朝云去。 远水来从楼下路,过尽流波,未得鱼中素。 月细风尖垂柳渡,梦魂长在分襟处。
叔原的《小山词》二百六十几首词,多写一见钟情的爱恋与一廂情愿的凄苦,缠绵悱恻又伤感无奈。几乎没有一首可以离得开女人,这就是叔原作艳词的特长。他所作的艳词,一首却有一首的意境,他不从正面去写艳事,而只从侧面去写艳情,而且词旨悽惋,艳尽管是艳,但只是哀艳、凄艳,这便是正是叔原的词品高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