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警“奔现”,守护方舱医院
4月1日,上海市公安局网安总队首批增援突击队的12名网安民警按时抵达了位于新国际博览中心一期的方舱医院。 从接到指令、整理行李到集结出发,他们仅用了一个晚上。他们中有的是网络犯罪案件侦察骨干,有的是计算机技术能手,有的是系统安全评估专家。 一天前,这些常年与鼠标、键盘为伴的网安民警还在各自社区一线的志愿者岗位上默默付出。此时此刻,在领队田进同志的带领下,队员们重温了入党誓词,大家信心满满表示将坚决圆满完成疫情防控任务。 第一个任务有点难

4月4日凌晨1点,网安民警抓紧时间学会穿脱防护服。 规范穿脱防护服是他们上岗的必备技能,隔行如隔山,平时能够熟练玩转电脑程序的小伙子们,如今却显得有些笨拙,可是大家还是很认真地跟着培训医生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学,互相切磋着技艺。 他们知道,这将影响到他们是否能够“绝对干净”地回到休息室,确保大家能够继续安全地工作。 小试牛刀抢运物资

队员们刚刚培训好,就听见外面传来一阵阵大卡车的轰鸣声——进驻国博中心医疗组70余位一线抗疫医护人员的后勤保障物资到了。 车上的物资量很大,只有几个随车医护人员负责搬运。网安民警赶紧冲上去,主动承揽起抢卸工作。 几位网安民警一起默契合作,共同完成了快速高效的抢卸方案,他们在车厢内搭成两条人力传送带,通过手递手,仅用时30分钟就将150余箱饮用水、8箱消毒液供273件防疫物资分两个方向快速运送,并配合集中摆放。

“感谢各位警官的帮助,没有你们我们今晚都不知道卸到什么时候。”

“李警官!快来C4-012床,这边有情况!我们‘汤不牢’了(沪语撑不住的意思)!” 4月4日下午16点,医护站台收到舱内C4站点医护救助报警。当时的执勤民警李士鹏立马前往事发地点。没等走近,李士鹏就看到了层层叠叠的围观人群,里面传出阵阵嚎哭。 这里靠近洗漱区域,人流量大,当时已经有30多人围观了。李士鹏心里有一些紧张,急忙高声呼喊:“大家别围观了,都回到自己的床位上!” 围观人群看到警察来维持秩序了,也都非常自觉地散开了,只剩1名护士在安慰大哭的女子和她的孩子。 “我姓李,是今天的当班民警。可以简单讲一下发生了什么吗?”在安抚了女子情绪后,李士鹏开始了解情况。原来,因这位女子核酸阳性,所以小区被封控了,她很愧疚,心理压力很大。而刚刚她又与舱内男士发生了口角,导致情绪失控。 “关注自己和家人健康,别人的想法不重要,当前最重要的是照顾好自己和孩子。”在李士鹏和护士的安慰下,女子逐渐情绪稳定:“最近压力太大了。幸好有你们在,不然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事儿!我们一起加油,打败新冠!” 经历了这次“事件”,原来只习惯坐在电脑前隔着屏幕与群众对话的网警,感觉和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又提升了。

虽然已是春天了,诺大的方舱医院温度还是比较低,但这并不能影响网安民警发光发热。 入驻方舱仅仅2天时间,李士鹏配合医护人员组织了300人次集体放松操;蒋春波、王凯、徐伟积极协助医护人员解决方舱内人员配药困难的问题;朱佳豪、李继崇协助医护人员办理入舱安置工作;付钦瑜协助协调午饭分配;高虎维护方舱日常秩序;徐伟、钱隆主动维持舱内核酸检测现场秩序……他们个个生龙活虎、干得热火朝天。 “其实没进舱前,我是有点担心的,因为不了解里面的情况。进来之后,感觉这里医生护士都很专业,我们国家正在举全国之力积极救助患者,心中充满力量,我和我的同事还有医护人员已经成为并肩战斗的战友,我们坚信这场战斗一定能赢。”钱隆的声音非常坚定。

每代人有每代人的重担 这次疫情 上海网警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虽然隔着防护服和口罩 却遮挡不住 那一双双炽热的双眼 那一颗颗守“沪”平安的心 他们把人民和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实际践行了人民警察的使命 来源:公安部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