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谁还不是个宝宝了呢


童年时光,永不毕业
最近有一个视频火了起来,其中出圈的一段话是:“一个人20多岁的时候,说自己喜欢发呆看书晒太阳,可能是装文艺。但如果一个人30多岁的时候还喜欢发呆看书晒太阳,那他可能就是真的喜欢。”
其实何止是20多岁时,很多人的喜好从小时候开始就没有变了。
那个小时候喜欢买厨房过家家玩具的女孩子,长大了很喜欢做饭;
那个小时候喜欢玩各种手枪玩具的男孩,长大学了机械投身军工业了。
很多成人后纠结的事,回到童年就都有解答。

不想回头的大人们
成年后回想起来,童年真的是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了。
但那份“无忧无虑”,当时是真的体会不到的,还会为难写的作业和吃不到的糖而难过。
直到轮到真为自己的生计担心时,才发现生活的重担之前都是别人替你扛了。
小时候不高兴的时候,大人总说,“你还不高兴?你小孩子一个最享福啦!”
人处在当下的时候,总是看不清自己处境的,因为这需要超脱出属于当下那个年龄的智慧,只有极少数的人会有。儿童不懂感激成年人,也不是孩子的品质问题,多是因为年龄还没到呢。
要说成年人的好,一大乐趣在于其思维。童年想要的东西现在是随便有了,青春期时困扰你的问题也不再是问题。诚然会有别的问题来,且肯定是更难更有挑战性的。
但人的思维有时就是这样,一旦打开,也不想回去了。要我回到小时候那个,没个小伙伴,没个玩具就觉得无聊的年龄,我也不想回去了。
让儿童享受更像儿童的开心时光吧,他们总有一天会走进,一去不复返的成人世界。

良好保护
家里四年级的小孩,已经居家上课两个月了。
有天的网课上,老师说6月就有望全面解封,问孩子们期不期待回校上课。
视频里出现了好几秒的寂静······然后有一两个孩子回应说“期待”。之后,零零星星有其他几个孩子小声说想回校。
这么少人回应,是回校意愿不高吗?是因为住家里上课舒服自在?
不管是什么原因,看到孩子们能够保持这股子原始的,不附和老师,不迎合“权威”的孩子气,我觉得班里的这批孩子受到了良好的“保护”~
身为老母亲,看到这一幕甚是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