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向爸妈出柜就感觉有座山压下来

周三中午去东山湖,有点担心mp3音量大被保安干预(其实我在贴水桥头大叶榕下跳舞,那儿离居民区很远),声音太小跳舞又不过瘾,所以先去东半岛走走,随手拍照。五拱桥头那株老木棉绿叶密布,羽毛蓝灰色的小鸟欢快跳跃其间,抓拍要手疾眼快还要相机好,这几样我都欠缺,在树下站挺久才拍得一幅。树上挂着一个个成熟的果实,不时听到果壳哔剥裂开,洁白的棉絮成团掉落,随风飘散,黑色的种子裹在里面,一颗颗细小如豆,如果落入泥土,有适宜的条件,真能长成参天大树?我有点怀疑,但想想过去哪有人工栽培这回事,大自然中的红棉树还不是繁衍下来,遍布南国?其他植物也一样,生命力是难以估量的。
将近两点才回到老地方扬飘带,天气闷热很快就汗湿衣衫。锻炼效果达到就去南门湿地,记挂着垂花水竹芋丛深处居民——白胸苦恶鸟母子或母女(不知为什么,我认定大鸟是妈妈而不是爸爸,小鸟是儿子或女儿都一样)。果然见到苦恶鸟,还有它们的邻居白鸭麻鸭青头鸭。每天我都喜欢在湿地流连,那儿的景物与繁华都市反差大,我很欣赏这种野趣。心情愉悦才能在端坐电脑前的时候,从容平静地阅读各种信件,予以恰当处理。
5月22日16岁男生来信——
吴老师您好,我是一名来自**的高二学生,我因为是同性恋这件事烦恼很久了,我在B站上看到了中传吴宝宝关于你的视频,就想来找您聊聊。
其实我读的学校里的同学、老师都很理解同性恋,而且包括我已经告诉过的同学都很支持我(我还和一个老师交流过,也很支持),但是,我的父母明确表示不接受同性恋,并且给我说过很多想要孙子之类的话。我可以和我身边的大多数人说我是同性恋,但是唯独我的父母,我做不到。我总是在脑子里想象未来如果向父母出柜的话他们的愤怒?悲伤?我真的不敢多想,却又一安静下来就止不住地想。我也曾经动过轻生的念头,但及时找老师聊了聊(没提轻生)。其实我也不知道那种感觉算不算,我明知道我没有那个勇气离开这个美好的世界,我有珍惜的朋友,家人,成绩也很好,也有喜欢的人,但是一想到我向爸妈出柜后或许会冷战,或是他们不愿在亲戚面前提起我的种种情况,就感觉有一座山压了下来。
今天给您写这段话,也不是最近情绪很低落,就是感觉想把心里的话告诉一个陌生人,请您不要担心。我也想知道您作为一个母亲(虽然都不太一样),有什么经验和建议。(完)
当晚我回复:“你好!今天一下子有几封求助信,我想先回答16岁少年的,担心他压力太重承受不了。而且我每天都更新四个自媒体,因此你的回信过后再写。虽然你也是高中生,但我感觉你比他淡定些,希望你多等几天,如果我没有回复,你就再次发私信给我吧。”他:OK
5月24日我给这位男生回信——
你好!我发表了最新头条文章:
复16岁高中生求助信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72232261140580
如果你读了该文,就能明白不必提前将向父母出柜的事想得太多,预设他们不接受的情况而恐惧忧伤。你比写信给我那位16岁男同幸运,你向部分老师同学出柜获得理解支持,而很多人在家里不敢表露真实自我,在学校、社会也要戴着面具做人,活得很压抑。你先把高中学业完成好,考上理想大学全面提升自我,包括与父母良好沟通的能力。随着年龄、知识、阅历增长,你在父母心中的分量也应加大,争取做到平等对话,逐渐让父母明白你是独立的生命体,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不是他们实现人生梦想的工具。你说想知道我作为母亲的经验,一言难尽,最好你抽空看《彩虹》这本书里,我写母子关系的部分。独生子早在1999年未满19岁出柜,而我当即接受,这前因后果在文中写得很具体。另外,书里还有其他男同女同的故事,他们的自我认同、出柜、恋爱、就业等等,正反面实例都有参考价值。有些同志怕买了《彩虹》没地方收藏,没机会阅读,如果这也不行那也不敢,我就不知道还能怎么帮助他/她了。我不能保证若干年后他们觉得要看《彩虹》,就随时可以邮购到手。还有一篇长文我特地重发,就是为方便网民阅读的,建议你趁早下载,很多出柜者都觉得写得好,很受启发。
她她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关于出柜的11个错误观念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68243478036984

转载 读者对《彩虹》短评(来自豆瓣《彩虹》条目)
Tuang 2019-12-25 17:14:41
我19年通过亲友会知道了吴幼坚老师的书。之前我是想着可能等到三四十岁的时候,实在拖不下去了,我再向家人出柜。但接触了亲友会后,我听到了很多故事,也去看吴幼坚老师的书,我对自己的认识越来越多了,也看到了其他LGBT成员走过的路,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想法,知道了自己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所以在2020年新年28岁的时候向家人出柜了,并且获得了家人的支持。谢谢吴幼坚为我们LGBT群体做的努力,谢谢她记录了这么多故事,让我们能看到历史,也让我们看到未来的希望~
uncannyblue 2020-06-02 00:03:49
偶然间在豆瓣首页刷到了这本书,通过邮件才得以购买,虽然语言朴实,甚至粗糙,但胜在真实。并不是所有LGBTQ+群体都像同志电影里那样美好而充满幻想,现实里更多的是普通人,有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不管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可能发现新的自己,再重新学会接纳自己。不管有没有准备好面对未来,拥有当下,已该知足。
按时间顺序发5月25日东山湖公园随手拍:









白胸苦恶鸟母子:










三色堇吴幼坚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接受香港男生采访的自我介绍 (5人喜欢)
- 【回忆录】母爱(134) (15人喜欢)
- 第二次上太平山有感 (9人喜欢)
- 在香港艺术馆外即兴独舞 (7人喜欢)
- 美丽小花美味佳肴美好心情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