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back Mchine]红袖添香qiyida作品之《子怡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子怡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文 / qiyida
我从贬义词里挑了一个最文雅的最温和的词来形容我对章子怡的感觉吧——厌恶。
我之所以对她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凭她的本钱,她赚到了太多。
正如她的成名作,一部并不配获得如此赞誉的影片。
那部《我的父亲母亲》,分明是老谋子被巩俐甩了以后,才情和爱情一并枯竭后的无病呻吟。这也标志着他从真情到煽情的开始。在《一个不能少》里,他还有余情未了(才情和真情),在《幸福生活》中,他再次勃起的企图宣告失败;以致在《英雄》里,不得不靠张曼玉梁朝伟李连杰甄子丹一干票房壮阳药,来维持艺界男性尊严。只有像刘德华这样没有品味和眼光的人,才会对张艺谋的徒有其表的武侠片崇拜得五体投地,空出下半年的档期等他为自己量身定做另一件精制的垃圾――也许可以称为“皇帝的新衣”。此事若成,张艺谋将继续堕落到以伺候商业主子为目的,而非制作表达自我感受的电影。――有网友问我,何谓“电影艺术的真谛”-这儿回答你,任何艺术的真谛就是――“有感而发”,不是“有钱而做”。
《我的父亲母亲》正火的时候,我也开始憋着一股火了,只因还未接触网络,说了也没人理睬。在一片对这个影片的赞誉声中,我一直在纳闷为什么没有听到一个不同的声音,仿佛一表明异端的看法,就说明了自己拒绝加入对高尚的乡村教师的鼓吹队伍,既而表明了自己的品格低下见识短浅。比如,你怎么不哭啊?抬着棺材的队伍绵延而来,哀声四起催人泪下――我说他们违反国家的丧葬政策!!!
张艺谋有家谱情结,他以讲述“我爷爷我奶奶”起家,没词了当然要挖掘“我的父亲母亲”,只可惜“我的兄弟姐妹”被人家捷足先登。照此下去,“我的叔叔婶婶”,“我的儿子闺女”,“我的孙子孙女……早晚问世。先说这片名就起得罗嗦,我的父亲母亲,不如“咱爹咱妈”,有乡土气息,或者“我双亲”,干净利落。
王朔说得好,这片子是水萝卜脸加一溜小跑;唐僧师父说得更好,这样跑来跑去,要踩死多少花花草草啊……我对这部影片的概括就是:一个农村少女企图高攀一个财势高于她的青年的努力故事。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城里,一个当小秘的成天给单身老板抛媚眼端茶送水,一趟趟楼下楼上地跑,谁会说她高尚纯洁。张艺谋的狡猾在于,观众你们不敢置疑一个清贫的乡村教师的爱情故事。――因为人家已经很穷了!可怜可怜人家吧!
然而,穷,是个相对的概念。百万富翁和比尔盖茨比还是个穷光蛋呢。但在农村,一个乡村小学的教师的地位当然要高过普通农村青年。从学识修养来看,会写字的高过文盲,中国人有知识情结,哪怕草莽出身的太平军也尊重能书会写的读书人;从收入来看,拿国家工资的人,虽然很少,也高过仅仅靠天吃饭的泥腿子,从而保证了家庭生活经济来源的稳定。这样一个青年,如果长得还过得去,在农村,怎么不让人抢?
所以,“我母亲”爱上“我父亲”,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是女性在挑选配偶上遵循挑选胜于自己的人,确保生物进化的规律正常进行。在城里,人们更加明确这一点,衡量的标准也量化了,具体到财产的数字。因此,“我母亲”孜孜不倦不辞辛苦地给“我父亲”送饭示爱,是一场追逐强者的求偶游戏,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在上演,上帝设下了这条铁律之后,管都不要管,人类就照办了。我实在看不出它在哪里值得用一部电影去歌颂?
如果把可敬的教师的职业考虑进去,那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他的桃李是万物之灵,因此值得歌颂吗?但恐怕牢里关的危害过社会的绝大多数也是上过学的。这儿又引起我的另一个叛逆想法:在从事社会活动时,各司其职就值得大张旗鼓地表扬吗?
教师上课,就像司机驾驶、农民种田、清洁工扫地一样,是一种工作,付出了精力,也得到了报酬,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我不觉得高尚在哪里。我特别对“甘于清贫”一词感冒。用这个词赞美教师的人言下之意,就是他们本可以干获利更大的事。其实不然,选择一种职业,有各方面的考虑。比如,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能力高下,还有该职业可以带来的利益,以及要做出的牺牲。有很多人认为,教师很伟大,因为他们穷,(其实这本来就是个错误的逻辑,难道穷人伟大?伟人皆穷?)
可是,我看到的事实是,教书有三大好处:一,纯净的工作环境,和不谙世事的学生打交道,要比和老奸巨猾的上司和客户打交道要单纯得多,而且学校中的领导要比其他工作单位中的文明而且较少仗势欺人。二,做教师的人自己有传授知识的能力,但缺乏运用知识的能力,说得难听点“书呆子”,所以在学校中坐而论道。三,收入虽然比不得三资企业的,但公司里的人能每天睡个午觉吗?他们有一年三个月的长假吗?缓慢的工作节奏,受尊敬的社会地位,这一切都是教师这个职业带来的好处。为了这些,失去些金钱是值得的。这也是一种等价交换么。让教师去从商下海,他们干不了呀,与其淹死,不如教书安全。
既然教师也是个普通职业,那么敬业爱岗教好学生也是正常的。只要把这个活干下去,一拨拨的学生总会出来的,桃李满天下是迟早的事,烂桃烂李我就不敢保证了。就像工人生产衬衫,总有一定的次品。也许,我们这个社会太多尸位素餐的人,以至于使干好本职工作的人倒成了不凡,受到表彰。这就是我为什么不能被《我的父亲母亲》感动的原因,从爱情上看,它很普通,从社会角度看,一个教书的人像所有其他人一样在为社会做贡献,他的贡献并不显得比别人大多少,还是那句话――“值得用一部电影去歌颂”,吗?
所谓纯洁,应该是做一件不沾有个人好处的事,做的时候不考虑个人利益;而高尚,则是具有了纯洁特征之外,还要有牺牲――对自己没好处,反而要付出伤害到自己的高昂代价,这才是高尚!比如,救落水的人,如果你是救生员,没什么高尚,该做的。如果你是过路人,你才是高尚的。
如此挑战习俗的思维定势,恐怕会遭来非议,可是,我很诚实地告诉大家,并以我的人格起誓――我就是个教师,所以我才会有这样的体会。应该说我也有资格说这样的话。更因为我是个诚实的人,所以我对教师获得过多的赞誉感到羞愧。更别提,我亲眼目睹了多少不配为人师的家伙,工作时敷衍,余下精力兼课敛财。为什么没有“清洁工节”“送奶工节”“公交车司机节”“矿工节”?我个人以为他们比教师更辛苦,付出得更大,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和社会应有的尊敬。
反正话也说到这个离经叛道的份上了,不如把想说的说个透――网络不就是让人说话的地方吗?只要斑竹大量,呵呵。要说职业精神,如今给捧上天变成“天使”的人,不就是在干他们该干的事吗?病毒多少年来一次?来了你逃,是你的不对。你不逃,是你应该做的。你中毒了,在你职业学识的范围内,你尚有未懂的东西。就好像教师备课时遇到了不懂的生词,如果上课时他读了别字,那是他未尽责,该被人嘲笑。
似乎以上东西和电影无关,但我特别反感如今在影视中那种强烈的变相的媚俗倾向。不要自以为赞美了所谓的高尚和纯洁就把自己抬到神坛,可以逃脱艺术眼光的审美法则。尤其是一哄而上的以非典为题材的影视片,他们在集体糟蹋这个本应令人反思的灾难。灾难也是有诗意的!请不要昧着良心去靠它发财。我敢预言,那些一哄而上的东西,迟早要被人唾弃,即使被它们赞美的主角,也会懒得一看!
就因为《我的父亲母亲》的虚伪造作自恋姿态,消解了我对张艺谋作品的最后的敬意。本以为和它有关的一切都会随着时间消失,(比如,请问那位记得扮演“我父亲”的是谁?)但没有想到,它却成了一个影视怪胎的起点。知道我指谁吗?章子怡在片中的角色,和演技无关,和护肤品有关,哪个女演员有和巩俐相似的脸和比她更细腻的皮肤,就有可能胜任。
其实,这又是本片的一个大漏洞,你见过有这样白嫩皮肤的农村姑娘吗?她应该在脸上有两坨粗糙的红才对头,像秋菊,像魏敏芝。从此也看出,张艺谋开始偏离他写实主义的风格,开始了胡思乱想,而非浪漫幻想。
然后,就是《卧虎藏龙》――使我震惊!我严重不同意有人把它比作“屎”!它是一锅好粥,八宝粥――周润发杨紫琼和郑佩佩李安谭盾那么多宝贝――但是它中间的确有一颗老鼠屎,以至于,你要忍住恶心才吞得下去。酷评《卧虎藏龙》的人,我敢说,大多都没有看过原著包括聂云岚的改编后的作品。但偏巧,我在十几年前是看过的。那是一个对武侠如饥似渴的年龄,凡是有刀光剑影闪烁的东西都不放过。我看了之后,吃惊得发现原来早在金庸之前几十年,已经有人创作了如此好的作品。虽然它不如金庸的大气,但它比金庸的深刻、婉转、真实、更富有诗意……因此,章子怡糟蹋了我的玉娇龙!!!
作为一个爱上江湖人士的官家小姐,玉娇龙的形象在武侠文艺中并不罕见,比如《书剑恩仇录》中的李沅芷,《倚天屠龙记》中的赵敏,《连城诀》中的凌霜华,但是她们都不如玉娇龙生动和真实。凌霜华戏份太少可以忽略不计,其他的都不见得在官家身份和江湖生涯之间的选择中有什么艰难之处。但玉娇龙有。她是那样有智慧和情义的女子,而且受过良好的教育,大家闺秀的风范渗透在她的见识和举动中。为了保全父母的名声和获得爱人的谅解,她精心地安排后事,努力地压抑自己,处处显示出一种脚踏实地的责任感。也许剧本和原著有差别,但我在章子怡身上是根本看不到那种期待中的闺阁风度――从她的急切的转身亮相和对话中急促的节奏,以及和碧眼狐狸斗嘴时的尖刻表现,我只能说看到了一个从北京胡同里钻出来的浅薄的小泼妇,而和罗小虎缠绵时,泼妇又变成了荡妇。在花轿中,听闻罗小虎来劫,(这个情节原著中有)她那一脸的紧张和怨恨,完全错了!――-她应该是震惊和悲哀!知道命运将她逼到了绝境,但是无悔的爱令她绝对不能冒险来看她的情人产生一丝恨意。
以后看了她多部其他片子,我明白了,那种咬牙切齿横眉怒目的泼悍腔调是她最擅长的――《英雄》中的如月,包括信用卡广告。至于《尖峰时刻》里的女流氓更不用提了。有人称赞这女人有一种强悍的作风,但我觉得那是一种不顾廉耻的嚣张,一种肆无忌惮的欲望,其实非常符合这个时代的特征:高贵优雅被颠覆,赤裸裸地呈现出野蛮的侵略性。比如,《诗经》时代,人们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来表达爱情,在《浪漫樱花》里,沦为了张柏芝对郭富城这样一句――“是不是看我长得正点,想泡我啊?”让人没来得及呕出来就昏倒了。――正因为有对尊严的断然剥离,才有了对名利宣告式的“我来我见我征服”,大胆到那么自然,坦率到教人叹服她的无畏到无耻的勇气。
如果不提她主业上乏善可呈,光是她的八卦更令人鄙夷。她的妈妈洋洋得意地对外宣称,她闺女星路顺坦得“连黄灯都没有一个”,她哥哥象个打手一样帮她推搡娱乐记者,她则莫名其妙地出语伤人,说出自北京电影学院的不如中戏的,拍电视剧,再好也不是东西,拍电影再糟也是个东西。摆明了和赵薇叫板。(赵薇被大粪泼过以后收敛了很多。要是大粪有这样的疗效,该让明星们站成一排,每人头上淋一瓢……)
她还动辄以国际影星自居,哪片吸引眼球就往哪片里死钻。她的服装也极尽讨好中外之媚态。忽而暴露忽而紧裹,总之有你们想看的东西就成了。这回来上海宣传《紫蝴蝶》,忽然装腔作势地故做诚恳,请求各位娱记对这部国产片包容和善待,因为大家都不容易。言罢语带哽咽。简直就是说“别打我,我是个卖可怜的小女孩……”以为抬出国产片的灵位,大家就不敢打这些糟蹋老百姓银子的东西了。从没有看见一个绣花枕头能这样大行其道。想来想去,人们都中了一个圈套――
中国人以为外国人喜欢她,外国人以为中国人喜欢她。各自贪图对方的市场,得利的人笑得肚子疼!
其实谁喜欢她呢?我们要绕到她爆红的源头:兹摘录一段国家正式出版物《上海电视》中的记录――
程小东问记者:“你们知道张艺谋的女朋友是谁?”记者说不知道。 程小东又问记者:“你们知道章子怡的男朋友是谁?”记者说不知道。 程小东叹口气说:“你们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聪明的网友,你知道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