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击退所有可能性
马上又要过五二零,标准情人节和怡情的节日、女性节日、生日接踵上演,从限定品类、指定物品、转发链接到直接打钱平滑过渡,连小伊都嫌节日太频繁,礼物原本是心之所至、情之所起,发现好物,想要与她分享,下单购买,精心包装,藏在身后,铺陈许久,惊喜展出,皆大欢喜。现在演化成节日固定项目,为了不浪费,指定礼物夹着一张伪装手写信的机印贺卡,拆开前已明了礼物,毫无乐趣。选礼物被归类到繁重劳动。
两人感情进入深水区,在未婚与结婚的摇摆期,一切皆有可能,小伊已经就距离问题与日间几乎不存在的沟通提出两次分离的解决方案,建议如此草率,不论遇见谁,都会由新鲜到厌烦,重建艰难,浓度不够的水库,一直在警戒水位徘徊。我在指责你的问题,你在下意识的防御反击。分享今天的日程不是基于迫切渴望的分享欲,而是习惯,并不期待回应与反馈。萌萌的表情包普适每一句话的结尾,当人不再被魅影遮蔽,连表情都如复制粘贴般敷衍。
期望他人按照自己的需求是海市蜃楼,看上去很美,内里却很空。即使未有及时的回应,一天遇到任何事,都会发过去,分享细微处的感受。女性可能立刻体察,将情绪变化归因于得知的消息,嫉妒的抬头,月经的前兆。男性只会语气陡然刻薄,简言之“无法好好讲话”,争吵半天,艰难吐出“我今天遇见事情,导致心情很糟糕”,如果早早澄清“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缘由,也许可以避免一场争端。男人如泥,幸运的少数拥有幽微内敛品性,仍愚拙地无法时刻回溯至情绪的源起,更因为社会塑造的男性期待,难以完整地表征脆弱。
故事无人叙述,本应互相拉手,以祷告为名,携手步入生命的高潮,面对彼此内心的死荫幽谷。比如害怕自己专业性不够,永远是一块无法磨利的玉器,恰如名字里暗藏的可能宿命,凡事悬于空中,久久难以落地,各项皆涉猎,处处难藏拙。小伊却无法知晓他沉默、嬉笑背后,略微提及从小住校、初中老师十分势利的苦楚。换位思考永不可能实现,他的恐惧与惧怕,永不会被完全理解。
小伊愿意倾听,愿意逛讨厌的购物网页,愿意去医院陪护,愿意先做分享的人。因为你无法指望爱自然而然发生,它与世间其他一切追寻的意义一样,需要行动的伴随,你的时间和精力投在哪里,爱就在那里滋生。当然前提是对方珍惜并且有回应。世人相信人如玉珏,注定成双入对。阿兰.巴迪欧在《爱的多重奏》里指出“'我爱你'这一爱的宣言本身,已经有对某种永恒的承诺。'我爱你'是一种宣言,从个体而言,是要将生命中的一段偶然(与他或她相遇)变成必然,变成命运。所以每一句'我爱你',其实是在说'我会永远爱你'。”
我们在差异性中相爱,通过彼此不同印照体验真理,每一句“我爱你”传递“我会永远爱你”,因为爱的背后牵连行动,行动与语言结合,加深爱的体验浓度,用承诺击退其他的偶然性邂逅,直抵“骨中骨,肉中肉”的永恒。
汪小狗🐶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读到河美娜写在柏林学语言的事 (1人喜欢)
- 将要开始五天假期之前的晚上 (1人喜欢)
- 把人简单归类为内向和外向 (1人喜欢)
- 纪念逝去的AI角色 (1人喜欢)
- 路过幼儿园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