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菜、抢车位的乐趣和作用
熟人、朋友间是不好意思偷,也不好意思抢的。陌生人间就完全没有心理障碍,只要产品内、产品间有比较逻辑,高等级的就可以抢低等级的菜、车位、阳光、咖啡、电影票等等一切唾手可得的美好事物的享受权。
基于陌生人间的抢咖啡、偷阳光游戏,可以把流量自然地引导到同产品群内的其他产品上。
这种比较逻辑,可以是总积分的多少,也可以是打卡频次的高低。比如每天都登录进某产品打卡,那么此人的活跃度就高,就可以去偷活跃度低的用户的菜、咖啡、车位等等。
比如设计一只小蝴蝶或一只小蜜蜂,飞呀飞呀,飞到屏幕显著位置,呼扇着翅膀提醒你去抢人家咖啡、偷人家阳光。在翅膀上点一下就到了另一个App中。在那个App中,系统推荐3个比你欠活跃一大截的用户,你点击他们,他们的部分积分或咖啡或阳光或蔬菜或车位或电影票就归你了。
抢到虚拟菜有啥用?可以换成实物预制菜快递回家嘛! 抢到虚拟阳光有啥用?阳光用来发电,发的电可以兑换满大街都是的共享充电宝的充电时间,或充电桩的充电时间,或出门晒太阳的旅游机会嘛。 抢到虚拟咖啡有啥用?可以去Manner或瑞幸或星巴克兑咖啡嘛。 抢到虚拟车位有啥用?可以兑停车场的停车券或新车的试驾机会或网约车的抵用券嘛。 抢到虚拟电影票有啥用?可以兑换免费看电影、看球赛、听戏的机会呀。针对一定年龄范围用户,通过座位的男生女生配,还可衍生出偶遇相亲机会。
偷来、抢来的菜、阳光、咖啡、车位、电影票还可以用来发红包。一定要现金吗?红包为啥不能是蔬菜红包、阳光红包、咖啡红包、车位红包、电影票红包?
这只蝴蝶扇动了翅膀,会不会引发太平洋上的一场风暴?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