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赫布里底群岛
有人喜欢大海,看见就开心,一样,也会有人看到它就会悲伤。我满心欢喜地看海,你却说海底藏着很多人的白骨。

可能独自去看海的人,都经历过什么。在陌生的城市跪在地上,嚎啕大哭的那天,我学会了戴好墨镜。读懂了世态炎凉的那个晚上,我泪流满面。
我梦想着远离城市的小岛,上面的人们弹着钢琴。海洋包围着海滩,包围着洁净的心灵。听说那里地方不大,没有车道,走路可以去岛上的任何地方。儿时读了很多遍凡尔纳写的冒险小说,《神秘岛》中的岛上生活仿若理想国; 《地心游记》中冰岛上的火山口通往着另一个世界;《海底两万里》中由珊瑚礁构成的海岛。因此我曾无数次想象着心中的那片海,和那座小岛屿。
《冬日看海人》是一篇给我印象极深的课文,我好羡慕那位冬日看海的人。他从各个角度看,在各种光线下看,从容地看,哼着歌看,甚至跳着舞看……如果……我流着泪看,他会不会羡慕我呢。
于是,在离开这座城市的前一天,在赫布里底群岛序曲和真正的海之中,我选择了后者,这是我唯一能选择的事情。走吧,至少不是人生地不熟。走吧,至少不是语言不相通。
只有坐781路公交沿着环岛路行驶时,才意识到它是一个沿海的城市。把周围的声音去掉,在脑海中拉起小提琴,不要太激烈,会被周围人听到的。漫长的旅途让我想到:在家里听赫布里底群岛序曲会不会是个更好的选择。
随便找一站下车,用手触摸沙子里的黑与白,我拨开温暖的细沙,湿凉的底沙沾在手上下不来,像是蜥蜴的鳞片。就坐在那里,什么都不想。总感觉沉默久了,得叹口气,声音被海浪声盖住,吹远。抚摸过的小粒子在沙滩上地震,磨损的手摸在贝壳上竟更加粗糙。背井离乡的人们,只能苟活在大城市的开发区里,活得还不如个外地人。
四、五月份,还没有热起来,海风吹在身上刚开始很舒服,可再凉爽的风,最后都会变成夹杂着海水冰凉的东西。不像海贼王里的风好像永远是炽热的,舒服的。我开始分外想念那片白色的世界,我来自的地方。这里所有的时候都是一样的,这种生活让我不习惯,也让我感到害怕。
一个道士注意我很久了,他说我是个有缘人,过来找我搭话。他看我很困惑,说我去年运势不好,遇人不淑。我点点头,想到:呵,我的运势好像就没好过,虽说去年更是不怎么样。
他继续攀谈着,问我的家乡,问我的近况,对我讲述着做人道理。我找不到合适的时机走开,只是庆幸自己带着墨镜,没让他看出什么,同时笑着应答,没说什么。直到他拿出了一个护身符,我拿在手上,它可能被阳光晒久了,拿着有些烫。我有些难受,心里暗自祈祷着,千万不要谈其他的了,千万……
我以前遇到过一个傻子,一个偷东西的傻子。那个傻子神经兮兮的,在无人商店门口玩。我看着他有些危险,便绕着他走,结果他竟跟着我们进了无人商店,拿走了几件东西便跑了。我身边的她被吓到了,说我没有保护好她。我很不耐烦,没有管她,这种情况我也是第一次遇见,我自己也是被吓了一跳。结果就是吵架,她生气自己先走了。当我报完警后准备去找她时,却怎么也找不到了。那时,我回想起刚才一个僧侣在路边摆摊卖佛珠。我一向不信这个,但这个时候,那个僧侣的身影却在我的脑海中无法抹去。我沿路去找那个僧侣。可能冥冥之中他也为我指了条路,我沿着那条路走了很久,我没有在那条路上找到那个僧侣,却在路上的商店又找到了她。
眼前的那个道士还是拿出了付款码,我将护身符还给了他,再三推辞,我能清晰地看到他脸上的皱纹。我双手合十表示感谢,转身走了,没有回头再去听他讲话。我沿着海岸线走了一会儿,再回过头,却发现那个僧侣早已经没了影踪。
听说看到海,就会失去海。可是真的拨开层层的公路与树,看到海的那一刻,世界突然变得好安静。只是最后零碎的岛屿归于大海,迷失的木船再也靠不了岸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