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俗女』就已经很好了,做不了谷爱凌的话

冬奥会结束了,人们对于冠军和竞技精神的讨论并没有停止。
冬奥近百年的历史,也是“她力量”的发展史。数据显示,本次北京冬奥会是女性运动员参赛比例最高的一届冬奥会,一共2892名运动员参赛,其中有1314名女性,占比达到45.44%。
除了冬奥会黑马谷爱凌之外,中国队在女子空中技巧,花样滑冰的比赛中也获得了好成绩,女运动员们为祖国挣得数枚金牌。
光荣过后,运动员和观赛的大众都回归了生活。在这个『她力量』被一遍遍放在聚光灯下审视的当下,想要跟大家分享一部,讲述普通女孩如果勇敢活出自我的电视剧《俗女养成记》。
人生不是竞赛,却又处处是竞争。如何活好你的『普通』?
普通女孩,不普通的选择
俗,在台语里就是普通的意思。俗女养成记讲述的是一个在台南女孩,平淡又真实的成长故事。

在台南长大的陈嘉玲,家里三代同堂开着一家中药房。大学考到台北去读了西班牙语,毕业留在台北工作做行政秘书。
不惜引发家庭革命也要离开家乡的她,在台北奋斗了近二十年。但剧里一开头,就是39岁没车没房没小孩的她,在愤怒中辞掉了工作。
跟交往了多年的男友感情已经变室友,没有会导致分手的纠纷,继续相处却也兴致缺缺。董秘的工作充满了给老板打杂的琐碎工作,没什么上升空间,但也没什么新的工作机会。

也许是过去很多年都过着这样的生活,陈嘉玲在一次职场纠纷中辞了工作。
男友求了婚,但她也发现自己终究受不了时刻需要应付婆婆的婚后生活,对男友也不再有真切的爱了。随后拒绝了这本该能为她在低谷中『兜底』的成家的机会,毅然决然回到了台南老家。

在本能留在家乡过安逸生活的时候,选择去外地读书开拓更多可能性。在本能逃进婚姻做全职太太的时候,选择自己为自己的生活兜底。
陈嘉玲就是这么一个普普通通,但一直随心选择,没有在怕的姑娘。
能『俗』,已经不容易
当陈嘉玲回到台南家里,第一幕看到的就是爸爸妈妈在灶台前做汤。温馨的家庭,在她一路成长的时候总在带给她力量。
陈嘉玲的爸爸真心欣赏女儿,幼时调皮又成绩平平的陈嘉玲总比不过表姐,急得妈妈直说『嘉玲没有女孩样』。但爸爸一直真心地欣赏她,觉得自家女儿可爱又活泼,满眼都是喜欢。

陈嘉玲第一次来生理期,被奶奶妈妈说『做女人就没有好事』后十分沮丧。是爸爸很细心地煮了猪肝汤并告诉他『女生的月经很宝贵。爸爸虽然是男生,但很理解女孩子生理期的辛苦。你以后生理期要多吃猪肝,这个比较补。』
女儿要去大学了,爸爸和奶奶一起录制了一段影带,教她以后被男同学邀请坐摩托车时该抓车的哪里,怎样防止被揩油。
相比喜欢陪女儿玩耍的活波爸爸,妈妈则因为深知女性的不易而对陈嘉玲十分严格。送她去学琴提升气质,给她报补习班让她不用重走自己教育程度低的老路。
对妈妈来说,成为女性是一条注定艰辛的路,她只能尽量运筹帷幄地为女孩计划好,试图给她自己认为的最好的选择。

这样严苛的妈妈,在得知嘉玲实在不想学琴之后,还是拉上孩子爸一起去跟老师退了课。在得知陈嘉玲决定要去台北读书后,一边骂着『去学西班牙语有什么用?』一边给即将远行的女儿打包带过去的东西。
陈嘉玲,就是在这样充满疼惜和包容的环境下长大的。
她没有聪颖过人,也没有貌美如花,她就是一个跟时代一起成长起来的,从小镇到大城市来打拼的普通女性。她遇到了很多普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买不起房,工作遇到瓶颈,亲密关系质量下降。 但她并没有因为觉得自己是个普通人就向这一切的问题妥协。
祝我们终得『俗』道
买不起房子?陈嘉玲回到台南买下毛坯房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小家。
工作进入倦怠期?她利用在董秘岗位上练就的英语口语在台南当地做起了外语导游。
跟男友分手变大龄单身?她并不打算把人生后半场的幸福指望在别人身上,而这么想着的她,遇到了幼时的青梅竹马......
也许大多数人最终都要跟自己和解,承认自己不特别,不出众,然后在自己平凡普通的一生中寻找快乐和意义。但渺小绝对不是不被看中的理由。

正因为我们渺小又普通,我们的『俗道』,可能也是大家的俗道。在我们小小的世界里,短暂的人生中,珍视自己的体验,追逐自己小而可以把握的梦想,就已经很好了。
谷爱凌们很棒,但在台下为冠军鼓掌的观众们,也有自己值得骄傲的地方。
问: 你有什么为自己感到自豪的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