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23岁
每天作息:
6:50起床,
7:35到校,
一周两次照看学生午餐午休,其他时间都在备课和批改作业中度过,以及开会。
下午5:35放学后还要照看学生值日,
6:30差不多结束一天的工作,
有时因为其他杂事加班到晚上八九点(上学期加班是常态,经常十点多才回去)
回去后做晚饭差不多就八点了,累得不想做饭qwq
八点开始个人时间,看书、电影or躺着(个人时间三个小时,有时只是想躺一躺,结果睁眼到了第二天)
11:30休息,目前还比较拖延
一天留给自己的时间并不多,
最累的是管学生,控制情绪,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保持心平气和,因为生气也没用。
还有班主任各种杂事,填表、填表、还是填表。
传道授业解惑的成就感并不高,即使有太多的知识储备,面对一群闹哄哄的小学生,只有想方设法管好课堂纪律。
统一着装,连袜子颜色都要精确到白色,集体主义中个性的消失。
受到表扬的学生常常是遵守纪律、乖巧懂事的孩子,我不喜欢用“乖”去夸奖学生,服从才是“乖”。不过现在孩子有主见,敢于质疑老师,课堂上常有的事,还是一年级。
如果说成就感,让我觉得充满意义的地方,或许是他们眼里专注的光芒,我能看见,他们的未来,有着各种精彩的可能性。
当我看见班上因为性格内向、表现一般而被忽略的小孩,常想起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孩子,那时我不渴望关注,只想默默成长,但是老师的一句鼓励可以让我记很久。从他们身上,我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妈妈也是老师,童年时经常害怕她对我发火,觉得妈妈对我很没有耐心,当我最终重复了和她一样的道路,也开始慢慢理解她。
23岁,在与往事的不断和解中度过。
我曾害怕一眼望到底的生活,渴望逃离,渴望动荡,渴望暴风雨中的奋斗,没想到还是过上了和妈妈相似的生活。
唯一不同的是,我还可以选择。
现在仍然是迷茫的。
我不敢说出这句话:“我全部的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因为我认为自己没有全力以赴去实现想要的人生,就已抵达平凡。
我想点燃四年前的那份热情与执着,那时我还有文学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