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写点和我妈有关的吧
1
今天是母亲节,所以写点和母亲相关的吧。
和朋友圈里一片美轮美奂的抒情不同,生活中多少人,尤其是30岁左右的子女,会真的给自己的母亲来一句“我爱你”此类的话呢?
很少吧。
最多一句:妈,母亲节快乐。
可能很多人已经有自己的小家了,此刻倒是享受到了自己宝宝的爱心。
我附了一个500块的红包。发多了她不收,送别的我做不到,因为都在异乡生活和工作,一年能回去两三次算很多了。
虽然离我老家那个小乡镇不过3小时车程,却总好像挤不出时间。
现在上海还在封锁中,我原本每年必回的清明节和五一劳动节行程,都泡汤了。
这就是中年人的生活现实。
抬头,是远去的故乡,和渐渐老去的父母;
低头,是自己生活的一片烟火,和大大小小的焦虑。
2
我妈1965年生人,今年56周岁,按她的算法,今年58了。
按我34岁的年龄来说,我妈属于早生早育的母亲。
但这并没有加快我成家的步伐,为此这件事是她心头最大的担忧。
该结婚了啊。该生娃了啊。隔壁二丫头和你一起长大的,孩子马上要读初中了。你还像个孩子一样。
以往我听到这些话,总是习惯性地左耳进右耳出。
当然,以前很多年也会回复诸如:这也不是我想不想的问题啊,不是得遇到个合适的人嘛。
她就会再次历数:以前那个谁谁谁,不是和你很要好嘛。那会不让你谈,你偏要谈,又没谈出个结果,现在到了该谈的时候,又没有声音了……
最终我沉默而结束。
有时候讲电话,如果我心情不好,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就要吵起来了。
从哪一天开始,我突然有了一个“为了她,我好像是该努力点”的念头了呢?
又是从哪一天开始,我觉得她老了,本该到了应该含饴弄孙的年纪,却依然奔波在上班和田间劳碌中呢?
我又能为她做点什么呢?
3
她常说:哎,你四五岁的时候最可爱最听话了,现在和你说什么都说不通了。
那个时候,她攒了好几个月的工资,给我买了一个三轮的小车,我万分高兴,这小车在我们全村都很时髦。我每天很高兴地骑着小车出去,呼朋唤友,回到家和我妈兴奋地讲和小伙伴们玩乐的故事。
长大的我,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她有一些唠叨我能懂得其中的道理,却不愿意照做;有一些唠叨我认为无法和这个时代接轨了,但一下子也很难解释。
她总是强调我要认真攒钱,买车买房,置办家业,而我更喜欢工作之余,有时间就去国外旅游。她不能理解,每每总觉得旅游这事是纯浪费,我也懒得耐心解释,旅游带给我的眼界拓宽和锻炼一个人在陌生环境了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曾经带了她去杭州旅游了两天,她很高兴,走路和爬山都比我快。一路上兴奋地和我说,年轻的时候,那会还在羽绒厂里上班,曾经出差到杭州来。
眼里话里,好像她又回到了那个少女时期的她。


4
也是自己到了30多岁了,才懂得,她每日生活在邻里邻外的闲谈里,生活在亲戚们的谈论里,每一个人真心或假意的问询,都会让她难以回答;
而她,不像我可以逃开这一切,回到都市,她是日复一日地生活在这样的认知里。
她在世俗的认知里,持续地努力着自己的努力。
前年,我表妹辞了老家教师的工作前来上海投奔我,她无法做一份自己不喜欢的“稳定”的工作,即使这份工作是他父母多方托人关系才落定的。
表妹有天晚上和我吃饭,边哭边说父母不理解她,说很羡慕我妈对我的包容。
我如当头棒喝,是吗?我妈对我很纵容吗?
想想,也是,她虽然在我面前老是唠叨,在外人面前却强力维护我,我姑娘工作得很好,她自己想认真找个合适的。
而我从小读书时候,她如同和我一起上学一样,陪我写作业教我数学题的好几种解法。
我开始喜欢看书了,她就给我买书,每逢镇上有书店开业,她必定骑车带我去逛书店。
高中别的学生都是住校,她却要在外面租房陪我,为我洗衣做饭,解决我生活上的诸多琐事,但也并不多问我的学业,不给我压力。
高考的志愿,毕业后的工作,她虽然希望我留在省内可以时常回家,但也最终没有阻拦过我自己硬要留在上海的决定。
5
我现在休假回家,眼见着她还是每日6点不到就起床做饭,7点去上班,晚上加班到9点才回家,我才时常有一股心酸。
冬天总是天黑得很早,夜幕降临,村子里四下寂静,很多人家已经早早吃完饭开始散步,而我妈还在上班,我总是会眼眶湿润。
我和她说,以后我每月付你上班工资这个钱,你不用那么辛苦啦。
她说,你的钱就不是钱吗?我上班还可以有个说说笑笑的地方,大家聊聊天,不比呆在家里什么也不知道的强啊。
哦,我那一刻才知道,我妈在乎的是工作带给她的社交。我以为的并不是她要的。
6
3年前,我奶奶过世,那天早上的7点钟,她打电话给我,话音未落就在哭。
其实我奶奶高寿94岁,走的时候很安详没有痛苦,但我好像能理解我妈为什么会哭。
她和奶奶相处得并不好,我妈要强,嘴上不擅长哄奶奶高兴,吵来吵去都是小事,我爸为人优柔寡断,脾气又差,不擅长居中处理关系。于是婆媳关系的不和,横亘在我妈心头多年。
一朝人走了,她悲戚难抑。
我急匆匆奔回家,凌晨送去殡仪馆火化,在那边排队的时候,她喃喃道:就这么没了哎。
是啊,人就随着这一束火光,没了。
生死面前,我不由得想,这一生,不知道我奶奶过得高不高兴。
而这一生,和她吵了多年的我妈,依然还在为这个家劳碌着。
不知道她的一生,是否有过什么梦想或者愿望?
而那些梦想,又是为了什么而放弃了?那些本还可以有的选择,又是否曾经是为了我而舍弃了?
而这么日复一日的辛苦与劳碌,是否是为了我而坚持着?
可能她会说:那就是希望你能过得好好的吧。
但我总是默默地想,如果我有了孩子,我只希望TA可以做自己,而我,也可以做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