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能不能买房,《道德经》或许能给我们一点启发
无论是刚需还是投资客,都非常关心当下政策松动,楼市回暖的情况下能否买房。老祖宗是保佑我们的,早在几千年前就告诉了我们答案。
道德经三十六章:本章前面八句,是老子引用自然界万物的盛衰变化轨迹,以此作为比喻:辩证社会事态发展的现象。喻示着:任何事物发展到了某个极限,必然会形成“物极必反”,向着相反的方向变化而行。其中深邃值得思考领悟,有助人们辨识动态事物的哲理。

原文: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意为:要把东西敛合紧,必须先要扩张它。比喻:现在社会上,一些隐含欺瞒性质的高风险投资项目。他们利用人性“贪”的弱点,设置好套路,然后运用捕鱼模式:先撒网围网,即是大力夸张宣传,诱饵让人心动,当你抱着疑惑?带着试探性投入,往往会先给你尝到甜头,使你放心,渐渐放松警惕,成为他们忠诚的投资者、宣传者。这便是为了吸进敛合,而先做扩张之理。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意为:要削弱某种事物,就要暂时加强它。正如:2007年,A股牛市行情持续,上涨势头过猛,管理层:千呼万唤只是对牛弹琴,牛依然不理不睬地疯狂!当上证指数屡屡创新高,令人意外地站上六千点时,黑嘴和股神们更是吆喝:八千点、一万点不算多。11月5日超级市值中石油上市,看似为狂牛助威,实是把牛牢牢套住,众多股民被疯牛回头所伤害!上证:6124点,至今是A股历史最高点位。这就是要让事物变衰弱,必须先使它强大之理。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意为:要废弃事物之前,就必须先振兴它。又如:当油灯里的油将要燃尽之时,灯火会突然一亮,然后就熄灭。电灯泡里的钨丝将燃毁之前,突然光会增亮,意味着灯泡报废了!在事物盛极转衰败前兆,多数有如病人离世前的“回光返照”现象。现实中,我们可以见到一些事业有所成就的富贵者,当他的兴盛鸿运置顶尖时,或是人生的福报到了尽头,往往会先获得更大利益,使他狂傲放纵,得意忘形。所以投资客要懂得见好就收,刚需也要懂得见好就收。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意为:要谋取利益目标,就需要先给予它。有如:前两年全国各地的房产异常现象!都在倡导“去库存”。本来“去库存”的概念,是意味着房源泛滥,滞销积压,但怎么反成为加速大量新楼群勃地而起?也使房价异常飞涨?原因:“去库存”银行就必须先放松房货,降低利率,促进人们按揭贷款,增强购房的欲望。因此房源需求得到再度激旺,土地价格越拍越高,使全国建房,购房、炒房的高潮再次迭起。才导致了2021年的全面收紧,现在又有点放松了,大家会好了伤疤忘了疼吗?

“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意为:有内涵的人,可以从渺小,微弱之处,领悟到事物“盛衰”其中微妙又显明的哲理。为什么柔弱可以制胜刚强,天地间柔弱莫过于水,但水滴可使石穿。那么“柔弱”真的能够胜“刚强”吗?要看是什么事情;在什么情况下,切不可完全当真!其实这句“柔弱胜刚强”,老子是引导人们,凡事要多思考,处世要谦逊,礼让、讲理、识时务,有时要懂得吃亏也是福。该卖赶紧卖,不要觉得卖亏了,反之也一样。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意为:鱼是离不开水,鱼若没水不生。喻示:人就要遵循人道法规,若是背道而驰,就如鱼脱水难以生存。国之策谋有如利器,仍是国家的根本,故国之利器不可轻易显示人知。道学的微妙玄奥,是从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中,见微知著,窥视到自然与人事演变的物理现象。2022年能不能买房,国家是不能直接告诉大家的,否则就会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看到并加以利用。所以很多事,只能做,不能说。

那么2022年能否买房,大家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