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旅行经验&避雷
今年五一去了川西玩儿,这次旅行对我来说真的很魔幻,想想还是做个总结吧。
早早定下了5月1号出发,4月30号的时候才记得查天气,阴天,甚至下雪。爬山用了超级久,第一天的行程完全被耽搁。而且因为天气很不好,拍照也不是很出片。夏装完全没派上用场。

路上的时间很长,逛景点可能只需要2-3个小时,从A点到B点可能就得花个3-5个小时。而且吃饭也不会很规律。我们午饭有两次是1点才开始吃,晚饭有次推迟到了9点半。所以,这个过程中随行带的吃的很重要,最好备一些雪饼,仙贝,糕点,饼干之类的能充饥的。我当时带的全是一些小零食,幸好随行的朋友带了充饥的,不然真的惨。

带药品。第一个是晕车药。如果有晕车的朋友,真的得带上晕车药,川西有些地方山路盘旋,转弯的地方很多,特别容易晕车。第二个是高反的药,比如说红景天。还有其他的可以自己搜搜。高反真的太无语了,我算是比较轻的,但气喘,头疼,上吐下泻还是占全了。不知道自己体质是否会高反的最好备上,大多数景区价格挺坑的。第三个是氧气瓶,跟团得问好导游会不会备,自驾的话就自己备上。
我们跟团出发前就有两个“旅行社”的人在群里面,本来以为两个人都去,结果上车之后发现只有一个人,是有些疑惑的但没有多想。第一天上车的时候那个车就挺破旧的,一边的门都打不开,但因为是第一次跟小团,心还是太大了,没有怀疑。而且那个导游人还不错,第一天就落幕了。
第二天的下午的时候就很离谱了,真的是人生为数不多的经历了。去某个景点的路上,导游就说看见运管了,我心想看见运管有啥好怕的,正规的旅行团,导游也没有喝酒开车。好家伙,导游和我们就对了一下亲戚关系,然后开始查车,交警叫导游下去两边开始对情况,对不上后被扣车了。随行的朋友都一脸懵,之后交警就叫我们做笔录,说我们被坑了,把我们安顿好后这天的旅行也就泡汤了。

说一下跟团的注意事项
(1)跟团要注意网上旅行社的资质,有些是看似正规其实皮包。
(2)注意转单问题,签合同的可能是正规的,但签完可能会把这单转给其他没有资质的人。(关于转单问题后面再说说自己的想法及想法转变吧)
(3)提前问清楚所用车辆,以及开车的人的驾驶证和车辆的行驶证。
……其他的以后想起来再补充。下面是心情,不想看的可以撤了。
我是个超级没主意也怕惹事儿的人,这件事情发生后心情可以说是跌宕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其他的朋友注意很正,没有收到很多的影响,然后很快的和交警还有旅行社那边交涉好后把行程调到了第三天,第三天天气本来不错,不过因为时间和管制和变天了,最终还是没有看到落日。可以说是一种遗憾吧。
查车的时候全程是其他朋友和交警交涉,做笔录还有说情况等等,开始的时候我是拎不清的,交警说我们是被骗了,这个车是没有资质的,很多没有经验的人就是这样被骗的,网上的很多都是不可信的,而且这种出了事没人会负责的,旅行社会扯皮……当时心里面是站在导游这边的,“转单就转单呗,现在这样的转单的很多,而且被抓到会罚很多款,导游也不容易啊”,同时本着法无情,人有情的态度,还是觉得执法人员做的过了,同时因为没有和导游对好词还有些自责。
后面执法人员在路上又给我们普及很多知识,再次讲到人身安全问题等等,我开始慢慢除了自责和难过,多了一层情绪就是后怕,那辆车的状态如前所说,真的很差,路途也颠簸不已,如果出事了,找谁负责呢,踢皮球?同时知道了罚款不少之后,想到之前交流过程中还透露了不少个人信息,开始有点担心导游会不会牵怒于我们,对自己后面的安全非常的担心,只想快点回去,景点啥的一点也不重要了,真的一点也不想玩儿了。这时候交警很暖心的安慰说现在是法治社会,而且这件事情和我们其实没有任何关系,我们的担心都是多余了,而且作为消费者我们是被坑了,甚至有权利要求赔偿。这时候我的朋友们真的很给力,可以算得上是“稳住军心”,他们没东怕西怕,和旅行社说明情况同时力求保证我们的权益,走完原来的旅程计划,旅行社没有甩责任,最后重新安排了住宿和接下里的行程。
这样,本来第二天要回去的,结果是耽搁了一天才回去了。
这个过程中又留给我很多的时间思考和探讨这个事情。
首先,旅行社把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把转单这次旅程给其他没有资质的人是非常不厚道的,遇到这种事情不应该怕,不应该软弱和举足无措,合同签的该怎么样就是怎么样,消费者才是被坑的一方,不要觉得这是在惹事儿,要硬气起来合理维护自己的权益。(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第二,没对上词主要责任方是接单的人,没有运营资质的情况下就应该已经预设了被抓包的事情,有没有被抓包是运气问题,和旅客是谁没有关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两方对词不一致,我们是没有责任的,同时我们没有义务在警察面前对词,之前帮导游对词甚至可以说是在干扰执法。
第三,警察执法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同情导游也是没有问题的。现在是法治社会,警察打击非法运营是出于对我们乘客的负责。而同情导游也是出于人的“悲悯”的本能,没有共情能力的人是冷漠的,共情导游并不是我的错,我也没必要为此质疑自己是不是没有学好法治思维,没有成为一个公正的人。但是,这个过程中不能共情过度,感性的同时要做一个理性的人。
第四,违法其实离我们很近。以前的我每次听到违法就觉得可能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其实不是这样的,并不是沾上“违法”就变得穷凶恶极。咱们国家的法律普及还是不够,法盲是真的多(半个法盲如我)
其实很多事情也不是非黑即白的,关于运营资质问题,为什么很多人没有呢?这就是一个风险和收益的问题,运营资质办下来是非常贵的,而且市场需求不稳定,不知道要跑多少单才能保证回本,疫情之下,旅行社因为市场需求弹性过大,没有储备足够的正规人员接单,当单子多人少的时候,所谓有市场就有需求,很多人就会愿意铤而走险非法运营。还有关于执法公正的问题,上级下达的假期kpi是否合理,罚款是否合理,运营证的价格设置是否合理等等。目前持有的观点是,撇开法律是否还有修缮的空间不谈,我们在这个法治社会,在目前的法律条文下,要尽可能的享受自己的权益,至于是否因为各种因素选择放弃享受权益,就看个人的选择了。
最后提醒各位小伙伴,喜欢自驾游喜欢玩,但又想搞搞副业的,最好了解清楚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是否算得上是非法运营,举个例子,如果几个不认识的人搭伙旅行,给其中一个人(比如说司机)除了请吃饭,请住宿等必要开销外还额外给其他的“辛苦费”的情况很有可能会被定义为非法运营哦。这个界定目前还是比较模糊的,执法过程也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不要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