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介紹公共關係/認知作戰/認知管理
兩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不少的戰時負責煽動國民參加與支持戰爭的戰時宣傳人員,在戰後的承平時期投入了政治與商業的各個領域,繼續利用他們在戰爭時期所開發出來的各種控制公眾輿論、觀感、情感、思維乃至行為的各種宣傳技巧,來維護他們的客戶(政客或商人)的利益。這就是公共關係行業的起源。
在這其中最知名的宣傳員叫做愛德華伯奈斯,他將戰時的宣傳(propaganda)一詞修改為公共關係(public relations),因為他認為英文的宣傳一詞會造成民眾反感,所以發明了PR這個新詞來做替代,後世也尊稱伯奈斯為「公關之父」。

伯奈斯是知名心理學家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的姪子,事實上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當年之所以會在美國火起來,是因為他在某年窮困潦倒的時候,伯奈斯為了幫助他,拿他的心理學著作去美國出版販賣,才讓佛洛伊德這個大名與他的精神分析理論為人所熟知。而伯奈斯本人在公關領域所利用的各種操控大眾心智的宣傳技巧,也是讀了佛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書籍才發展出來的。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後,統治社會的精英們所了解到的有兩件事
1.戰爭時期的一切展現出了,人類心智的潛意識與無意識的領域潛藏了巨大的暴力、黑暗、與瘋狂,能夠幹出任何形式的暴行,因此在承平時期人類的心智需要被適當的控管,不能令他們的獸性顯露,以避免社會的和諧被破壞。
2.同樣也因為戰爭,利用政府與媒體主導的宣傳活動大規模的控制群眾的行為與感受的可行性已經被完美的驗證了,在戰時人類能夠被輕易的操控去殺人,那麼在和平時期肯定也能控制他們「守秩序」與「服從」。
伯奈斯對於民主的理解很簡單,他認為民主就是「民眾支持政治精英們做主」:
不論民眾是否具有對現實社會的真實主導權,只要民眾們幾乎全部都「同意」權貴的統治方針,不做反抗,這也可說是形成了一種「民主」。
但必須要透過公共關係的宣傳技巧及政治制度的設計(例如投票),令民眾相信自己是自願且自發的支持體制,及令民眾相信自己對社會制度的設計有某程度上的話語權及擁有一定的政治參與度或影響力。這樣,才能夠達成長治久安,創造和諧有序的社會。(當實際上在所謂的民主社會中,政治與經濟領域的精英們依然是真正的社會主導者,普通大眾的政治影響力是微乎其微的。)
伯奈斯也發明一個詞叫做「共識工程(Engineering of Consent)」,即透過公關技巧製造出大眾的共識或是「同意」。
這個共識工程,其實就等於是後來的公關界所講的「認知管理(perception management)」,即管理大眾對於現實的各種事件與現況的「認知」,以便讓政府能夠維持政權與社會秩序的穩定,或是讓商人與商品的正面形象被塑造,乃至其它各種目標都可以透過認知管理來做到。
從認知管理延伸出的另一個詞是認知作戰,用於描述認知管理在戰爭中的應用,即所謂的心理戰。
關於公關的歷史還有很多故事,大家如有興趣的話可以直接去yt看一些相關的紀錄片,我貼在這。
BBC紀錄片《自我的世紀The Century of the Self》精神分析與群眾控制的歷史
utube.com/playlist?list=PLN9HSTnl_5uCvQrKI58GB6BS41b6hdYv-
(這是2022年4月重新翻譯的版本喔~)
《看不見的戰爭The War You Don't See 》
https://yo
utu.be/-yGRKvfI-bk
《思維戰爭Psywar》洗腦宣傳與公共關係的演化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F411x7pP?share_source=copy_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