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股东大会让国产伪价投狂嗨,我看年报的一些方法
大家好,我是观柳
一个希望和大家慢慢变富的家伙
昨天伯克希尔的股东大会,巴菲特和芒格老爷子联袂出席,实在是投资界的一场盛会。两人给世界带来了太多智慧,尤其是芒格,是我非常崇拜的人,强烈建议大家去读《穷查理宝典》,这是一本极好的书,即便从中能吸收一鳞半角,也绝对是赚到了。芒格在问答最后给年轻学生提出的建议是:找到你不擅长的事情,然后回避他。巴菲特也说到:就是你必须要擅长做某一件事情。这恰好与国内某些建议年轻人“补短板,要学这学那,制造焦虑”的鸡汤相背离。

股东大会的直播时间很长,国内是中文翻译过来了,所以想要看股东大会,英文功底不够好,其实也没必要看中译文视频,读文字稿效率更高,全部问答可以看财联社这个整理:“过去两年股市就像赌场”,巴菲特股东大会金句迭出!来看最全实录
今天早上看到雪球一个比较认可的投资人@卧牛先生HY 做了一条评价:巴菲特为什么要经常手里保持大量现金,而国内很多模仿他的价投却时刻满仓甚至加杠杆呢?

这是为什么呢?
嘴里巴菲特、芒格金句不离口,别人一批评就举起来当挡箭牌,实际操作却与巴芒理念存在明显的背离。原因无它,是因为这些人压根就不是价投,而是伪价投。
早上我有感触,随之跟了一条:
每年巴菲特股东大会都是伪价投的狂嗨,巴菲特看了都脸红。只见其表和形式。比如:巴菲特长期持有我也尝试持有,巴菲特扛住巨大回撤我也扛巨大回撤。巴菲特买入股票十年也不卖,我也十年不卖。巴菲特说不买轮子股,他也买轮子股了。芒格阿里腰斩出就是韭菜了。看的太表面,绝对亏钱,必然被市场消灭,这是终局,他们并没有把投资当做一个无限流游戏。
看巴菲特多看早期,多学思维,理念。巴芒绝对是投资宗师级别的,毋庸置疑。但是国内这批伪价投都是什么,奔着亏钱去的吧,还记得巴菲特第一句话吗?永远不要亏损。第二句,我从不试图迈越七尺高的栏杆,只寻找那些能够轻松跨越的1尺栏杆。
国内伪价投呢,我就是要跟市场对着来,对抗市场才是价投,风险敞口巨大不自知。揪着个股不放,难,难才能显示我投资水平,服了。
唯一的学会了低估值,还基本都学偏了进估值陷阱了,在时代面前,估值的动态变化会随着利润的下滑而抬升。
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触,是因为在我刚接触股票的时候也深受这类思想的毒害,直到亏损连连。然后看了更多优秀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对于政府体制、股市生态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才发现原来的这些“伪价投”大V们,他们的方法简直就是自杀。
刚接触投资的人应该都会先被这帮人忽悠一圈,有两个原因:
1、他们势力大,占据舆论优势,标榜巴芒,旗号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2、他们所宣扬的方法是顺应人性懒惰的,好股长期持有,简单。
就以我最初的心路历程来说,最初为什么觉得这个方法好,核心是什么,是好股长期持有就行了。怎么判断好股呢,看他们的分析,他们说好股就是好股,这也是市场上很多人的实际情况,想吃个现成的。一旦“好股”下跌了怎么办?长期持有在这等着呢,要长期持有,长期是多长,一般来说就是三年起步,这个证伪周期够长吧。继续跌怎么办,逆向投资,越跌越买,摊薄投资成本。套牢了怎么办?套牢了就更离不开他了,需要从他这来找到信心。而且人性里又特别愿意为了避免真正的事实和痛苦来欺骗和麻痹自己。直到真的扛不住割肉是大多数,真的赚钱的是极少数,“伪价投”们少数成功案例更多是幸存者偏差。
《孙子兵法》说,善战者,无智谋、无勇功。真正优秀的将领不靠什么大翻盘的惊险战役来取胜,就是稳扎稳打,因为稳,自然也就不具备了传播属性。大案例更多的是用来营销的,真正的投资越稳越好,能静水流深谁愿意去惊涛骇浪?
为什么说巴菲特老爷子理念可以学,但实际操作很难。万老师@万法归宗 这个总结可以说非常到位了:长期价值投资千万别学,已经被无数事实证明,一个凡人怎么能做神仙的事情,凡人就是做凡人的事,顺势而存,逆势而亡,见好就收,截断亏损,见风使舵,左右逢源,随机应变,这些才是立于市场常胜的法宝。大道至简,跟随守正。长期主义者搞到最后都会抑郁,你是长期了,企业能长期吗,长青的企业有多少,玫瑰和郁金香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冯柳对于长线的分享是:
很多人认为长线这是最容易做的,只要买进不动就可以了,其实这完全是误解。在所有的操作策略中,长线的要求最高。他需要对企业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对自己有着更为坚强的控制,他了解积累和成长的非凡威力,清楚把握企业未来数年的发展趋势,以投资的心态分享企业的成长。他的标的物是千里挑一,他对利润的要求是数以 10 倍计。

试问这样的公司“伪价投”们分享的配吗?
ps:冯柳文集也非常好,我读了多遍,每次都有新感触,但有些东西还是无法理解,同样建议阅读。
对于辨别真正的投资者还有伪价投,我还有一些分享:
真正用心在投资的人往往说的话既有可能可以这样,也有可能可以那样,都有可能。因为万事无绝对,见过了太多人设崩塌,曾经信誓旦旦的个股,最后折戟沉沙,黯然离去,与之相伴的还有账户的亏损。
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任何人的推荐都需要建立在自己分析之后的基础上,只看别人推荐就买入,长期结果必然是亏损的。
投资是动态的,面向未来的,具有多种可能性,依据历史是为了判断向未来演绎方向发生的概率,通过计算可以算出相应的赔率。雪球的大v也有几类,一是真正的投资者,他们努力,客观而理性,以风险为先,认为自己绝对会犯错。还有一类,几乎就是在吹票。最后一类是真没水平,多写几篇长文显得自己有水平,大师话语不离口,这类一般都是神棍,偏执,不开放,对于知识无法活学活用,重仓+对某只个股产生强烈的情愫,几乎全部属于此类。即便雷都爆出来了,还在拿着放大镜找利好,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实在可悲。他们已经开始自己骗自己了,已经被粉丝绑架,想的是自己大v形象不能崩塌,而不是投资到底做不做的好。
我之所以写这么多,是因为深知其害,如果我当初能再早意识到一点,就不会浪费那么多宝贵的时间了。
如果巴菲特和芒格真的知道国内这帮人学习他们的状态,我相信他们也会像上面反国内“补短板鸡汤”那样点明。像齐白石大师那样说出意味深长的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投资终究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条道。
很多投资者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动辄就问一家公司能不能长期持有,或者说我要长期持有这家公司,这背后的心态是什么?其实还是懒,背后潜意识可能是想说,如果能长期持有,我就打算躺平享受收益了。
事实上,没有任何公司是一开始就知道能持有多久的,巴老爷子所说的“如果你不想持有一家公司十年,那么就请不要持有它十分钟”。想要表达的是选股标准要严苛,买入之前要慎重。而不是真的买入之后放着长线持有十年。历史上的长期持股是结果,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公司持续表现如预期,如果公司表现不如预期,你看他会不会卖?
所以,在买入持有这个阶段,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跟踪企业的基本面变化。根据基本面的动态变化,通过分析为下一步操作做出决策指导。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份研究材料就是企业的年报。
我目前很少交易A股了,原因是A股确实很难赚钱。我投资理念中核心一句是:股票是用来把握少数机会的,基金是用来把握大波段机会的,可转债是对散户非常友好的产品。
股票是用来把握少数机会的,没有真正极好的机会,完全不值得出手。
我目前持有的大部分股票在新三板,而这个投资逻辑和沪深两市的逻辑是完全不同的。我要吃的是从新三板到IPO上市这一段的收益,他更多的属于套利逻辑,判断要素是估值空间和上市成功率。
不过这个过程中依旧需要动态的追踪企业基本面的变化,昨天把目前持仓股的2021年年报全部看了一遍,就我看年报一些要素跟大家分享:
看2021年年报,首先要把2020年年报一并拿出来,通过对比两者之间的差异来看公司基本面的变化。
1、经营计划
如果公司有披露经营计划,那么先看经营计划这一部分,看看公司今年做了点啥,未来有啥新的目标。比如我这份年报,公司披露根据发展趋势在2021年开始建设新厂房,这就是很重要的一个信息,预示着公司未来将要扩充产能。那么关键要点就要弄清楚厂房对于现有产能的提升幅度?投产计划,在建进度如何。这块信息可以从公司官网、地方自然资源规划局、以及公司年报的在建工程明细科目中查找。
2、行业情况
行业好公司才能更好。好行业是前提,贝塔是易识别的,阿尔法收益并不好赚。行业一般来说年报中披露的信息变化并不会很大。这块可以在行业内专业的资讯网站查看行业情况,比如锂电新能源的高工锂电网等
3、公司营收结构
与2020年对比公司产品中哪些增幅比较快,产品结构上有什么变动,新产品推广增长速度怎么样,毛利率有什么变化,境内外营收结构如何。如果变化较大,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结构性变化是好是坏?是否合理?

4、资产负债表
应收款(包括应收账款、票据)、预收账款、应付款(包含应付账款、票据)、预付账款。通过对比应收款、预收账款和营收的变动,可以大致看公司对于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通过看应付款和预付账款与存货的情况可以看公司对于上游的议价能力。
此外还需要看应收款占当期营收的比例,比例较高的话在年报中查看账龄结构,是否存在1年以上账龄占比较高,未来大额坏账的风险?
应收票据比较高要看一下是商业票据和银行票据的各自占比,如果应收账款占比持续走高,公司是否是通过放松收款政策提升营收,结合信用减值损失看公司是否存在通过应收账款来进行造假毁尸灭迹的嫌疑。
存货占比流动资产较高要注意存货与上年的结构性变化,是不是存在商品占比的大量积压,存在滞销的风险。存货中原材料占比较高的,如果是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较为厉害,注意相关存货跌价损失。
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商誉。其中主要是看在建工程,看到底是在做什么,未来是否要提升产能,同时此处可以结合公司员工数量的变化来看公司经营是否有大幅扩张的预期。无形资产和商誉如果有变动的话要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是产能建设项目,在建工程一旦转固则意味着公司将在短期内可能会有业绩增长,需要重点关注。
短期借款、合同负债、长期借款。借款主要看公司负债率,是否存在偿债风险。此外在年报中搜索“贷款”也可以看到公司的贷款利率,民营企业在7%以内都算正常的,如果有高息的网贷和高息的非银金融机构借款,则意味着公司可能很缺钱,如果账面上还有大量的现金,那则意味着公司可能在造假。
合同负债。合同负债高意味着下游客户的需求旺盛,如果公司合同负债大幅提升且绝对额较高,意味着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情况较好。
5、利润表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以营业收入增幅为基准,看其他各项相较于他的变化幅度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果差异明显,找到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看是否具备合理性。
比如营业成本增幅较高,是不是上游原材料价格涨幅太高,而公司不能及时向下游转移成本。各项费用注意其内部细分结构的变动,是否合理。以研发费用为例,比如职工薪酬占比过高,如达到70%。那么是否存在将其它业务人员认定为研发人员的嫌疑。此外通过研发具体项目和公司今年取得的专利情况可以看出公司未来的经营方向和产品计划。

在此处同样要看一下公司前五名客户和前五大供应商的变动情况。其中是否存在关联方,关联交易占公司营收的比例有多少。公司客户结构和供应商结构较上年是否有优化。比如供应商集中度高的降低了,客户从不知名小客户开始有知名大客户了。
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损失。结合资产负债表来看,发生减值的原因是什么?未来是否还存在继续价值的可能性,发生的概率是高还是低?
投资收益、资产处置收益、营收外收入、营收外支出。查看上述各项的变动情况,变动大绝对值高的找原因。注意政府补助对于公司盈利的影响。有些公司的盈利是很依赖于地方政府补助的。
归母净利、扣非净利、毛利率、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PE(TTM)值要用扣非净利去算,归母净利和扣非净利的差异可能会很大。毛利、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变动都需要在年报中找到合理原因。
6、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我主要看经营现金流净额,这个数值才是反映公司真实盈利质量的核心指标。很多投资者说赚假钱都是公司年年有净利润,但是经营现金流为负。这说明公司经营模式是很差的,无法积累到自由现金流。投资公司终究是自由现金流,就和人一样,年年赚大把的钱,可以随便花,一是反映了盈利能力确实很强,二是在机会来临时有钱才能更好的配置资源抓住机会;三是有钱才能分红给股东股利回报。
7、公司官网
除了上述财报上信息外,建议如果公司有官网或者公众号,再在这些媒体平台上查看一下相关信息,有些信息在官网上披露的会更及时,比如年报发布一般在4月底了,而公司2022年的一些情况在年报中就不会怎么体现,在公司官网新闻上可能会更及时,这点就年报没发布之前提前了解公司动向也同样有用。
公司财报看完之后,异常点还可以与同行业相关可比公司进行比较,看变动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比如行业内5家公司,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其他公司都是微增或者下滑,合理性在哪?
财报看完之后,下一步是对公司的基本面变化进行评判,估算胜率;根据公司最近一期的扣非净利润计算出公司的PE(TTM),权衡赔率。
然后根据凯利公式计算合理仓位,根据公式得到的仓位值,再换算为比例得到个股持仓实际比例。这样得到最终的目的,决定组合内个股是加仓、减仓、还是清仓。

这样一套流程下来才算告一段落,然后继续跟踪公司的基本面进行下一次新的权衡。
个股永远存在黑天鹅的风险,弱者思维要求对个股心怀谦卑,认为自己一定会犯错。而组合策略要反过来,对自己的组合要建立足够的自信,完善组合的容错率。个股错了,没问题,错误本身就计算在组合策略之内。这样也许才能在残酷的股市中谋得一份收益。
很多时候投资者一下跌就心慌了,原因根本不在于心态。而在于对事物本身的不了解,不是跌造成的恐慌,而是不确定性造成的恐慌。如果确定,那跌了就不是慌了,而是会去找钱加仓了。
文至最后,国内关于价投、趋势等各种流派的争论始终不休。尤其是伪价投,最为狭隘。实际上哪里要这么多概念,投资就是投资,开山宗师格雷厄姆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投资运作是根据深入的分析,承诺本金安全以及回报率令人满意的操作。不符合这些条件的操作则是投机。”
这个定义之前既没有挂价值也没有挂趋势。而是强调了“深入分析”、“本金安全”、“回报满意”三个词。体现在最终结果上就是形成一套能保证自己稳定赚钱的方法,至于到底是什么路径达到这个目的,重要吗?
了解目前股市主要四大流派的分析可以看这篇文章:【国金策略】基本面投资四大门派的道与术——投资方法论系列1
最怕的是高位说自己是趋势,被套了又用价投安慰自己,左右挨打。不能坦诚面对自己内心的人不适合做投资。
最后,我还是想说: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珍爱财富,远离个股,股票的难度并不在于对于过往的回顾,而是在于穿透时空对于未来的预判。非行业相关工作的年轻人,在主业上做自己擅长的事比股票更靠谱,术业有专攻,不要在投资上花太多时间。年轻人,炒股,是很不值得的

四月份取得了5.31%的收益率,秀一下。

关注投资深度精选,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