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生活的养成之路
查看话题 >关于Euroculture的学习/生活记录
2022年6月
一个半年就这么没了。
文献阅读 这个月几乎没怎么读书,写论文前大概读了150⻚左右的文献。虽然没怎么看书,但是这个月也做了 很多事情。
1) 完成了Eurocompetence的个人反馈的报告
2) 研讨课的论文
3) 比利时布鲁塞尔的summer school/比利时关于EU FTI的立场说明。虽说整个项目的主题是关于 DI,但是欧盟理事会的决策模拟的选题是今年7月10国即将讨论的EU FTI,金融交易税。真的是要了 命了,完全听不懂,直到模拟结束我都没有特别懂这个税对成员国和欧盟的影响和运作方式
4)波兰克拉科夫的intensive program,从第二学期第二周就开始准备的这个项目的论文,提交选题 方向、论文设计、方法论、初稿、终稿、模拟论文答辩,贯穿了整个在格罗宁根念书的期间。6月25 号到Krakow气温突然骤升,学校安排的宿舍没有空调,每分钟都让人想起重庆的夏天,虽然离开重 庆已经快7年了,但是对重庆的夏天可是记忆尤深。不过还是有开心的事情,IP论文&peer review, 得到了最高分4+,或者学术这条路可以试着走一走。
5)这个学期的两篇论文都是写关于⺠族国家、主权和欧洲融合的。大概的感官就是欧洲人,至少是给我论文和观点反馈的欧洲人,都不是很喜欢或者没有很强的意识讨论单个的⺠族国家。相反,欧盟/ 欧洲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几乎是一种共识,也是一种前提。大家一起讨论论文的时候我的关注点都是为什么把欧盟这个区域组织和中国或者美国这样的主权国家做比较,或者关于如何界定欧盟在某些案例的独立主权。等到我做完论文展示之后,一个老师对我的整体评价是“论点非常的consistency” 从我对别人论文的review到自己论文的论点建立和发展都’一脉相承’ 哈哈。这些反馈给 我一个模糊的印象,就是欧盟模式在欧洲的未来甚至是世界或许都是一个很有前瞻性的社会组织模 式,对欧盟的兴趣不单单的仅限于它和亚洲国家亚洲区域组织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了。
最后,连着参加两个短期项目,连着熬夜两周,已经不是我这个年纪能负重的事情了,身心俱疲 = =。人要服老........
2022年5月
又是一个月见底了。
关于学习
1)读了大概280页的文献。回头看看日历上的记录都不敢相信忙的如火如荼的5月里我居然有一周完全没有学习。
2)加上文献脚注8000多字的IP论文。这篇论文的导师指导的很细致,聊完初稿后很清楚知道自己要改什么,所以重新调整了框架、文献结构、和假设,增增减减了很多东西。最后的分析部分虽然写的并不好,但是也大致知道应该怎样写。
3)一体化课程论文的design,引言部分,poster课堂展示。这篇论文下周就要交初稿了我至今还没有底,和这个老师视频聊过两次,再看看这次给的反馈,大大的叹了口气。一共就四条反馈,1. 引言部分要分段;2. 中间讲到亚洲的部分要分段;3. 一个个案例还是几个案例,为什么选择这个案例;4. 这句话中的“they”指谁? 整个人就懵了........还不如同学给的评价有用.......遇上一个好老师真的是看命......
4)casestudy大作业的课堂展示。这个老师给的反馈也很少,但是总归还是有建设性的。
5)小组作业布鲁塞尔游学的报告。要人命的小组作业终于结束了,每次讨论之后都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中,我的一些思路总是和别人不一样,但是最终还是少数服从多数,口语不好嘴跟不上脑子,和一群欧洲姑娘讲话得声音洪亮的见缝插针,不然完全没有机会讲话......
6) 上个月申请的一个坑位的乌普萨拉的研究项目和布鲁塞尔的13%的通过率的暑期课程都拿到了录取。真的是一边极度开心,一边痛苦的各种订票找房子。
深刻地感受了引路人的重要性!!!
关于生活
好像没什么可写的,记忆中大部分的时候其实都在图书馆里,要么就是作业写的想吐在家里狂刷剧。值得开心的是交完IP初稿21日去了阿姆,看了梵高的画吃了久违的川菜。自在的在阿姆的街头穿过一条又一条运河,逛一逛一些稀奇古怪的小店,没有作业的拖累真的是轻松了很多。有一家动植物标本店,进门处的头顶上邦着两只鳄鱼,我问店员是不是真的鳄鱼做的,店员头也没抬的说了句是。两只巨大的鳄鱼标本就悬在脑袋顶上,所以没敢再往深处走了。还有一家摆了好多像是义务淘来的小玩意的古玩店和一家贵到离谱的钟表店,贵到我觉得老板愿意开门给我们进去看一看都是慈悲。
对于我这样的金鱼记忆的人来说,很多年后这些场景可能会慢慢的被抛弃在脑袋里的某个小角落,但是,我不会忘记荷兰坐火车的经历。三个小时的火车换乘了两次才从格罗宁根到了首都,晚上回家中间有一段路坏了,所有回村的车,是所有!整个荷兰,但凡要经过这里的火车都不能通过。所有人,半夜11点在广场上等摆渡的大巴车去到下一个站,再换成火车。问了问旁边的人车大概几点能来,她说不知道,不一定的,这种让人奔溃的事情在荷兰常常有。来了荷兰两个月,出去了三次,第一次遇到整个国内火车因为某个机器坏了,期间所有的火车都停运。出发前一天晚上收到消息说会尽量在第二天早上修复好,但是没有具体时间。第二次在火车上坐了老半天了突然意识到离出发的时间已经过去十多分钟了火车还在站里,结果广播说火车,坏了,让所有人下车坐下一列火车。第三次就是这次从阿姆回村了,火车坏到得坐巴士.......
最近也是被欧洲的火车折磨的不行,又慢又绕。整个欧洲加起来都没中国大,从一个叫的上名字的大城市去另一个叫的上名字的大城市,没有直达车,要不停地换不停地换。我看欧洲一体化还得再好好的努力努力......
2022年4月
第二个季度了,时间又在悄悄溜走。
关于学习
1)看文献约250页左右(感觉前半个月因为刚来欧洲就各种无心学习。遇到好几个读博的女生以及在网上看到的帖子,都在劝“如果不是真心热爱,就不要读博士”。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真心热爱这件事,它就像一个未完成的夙愿卡在“生活中待完成的事情”的清单上。写论文很痛苦的时候也会想想要不就算了,都读两个硕士了,何苦难为自己呢......但是真的好怕以后会后悔)
2)IP论文的摘要部分和得到老师修改以及认可的design。(好喜欢4个人的seminar)
3)因为写方法论的作业,而自(重)学了case study,好难,好复杂...虽然交了作业但是书还是要继续看,目测是未来论文会经常用到的方法。
4)完成了country profile(关于英国的身份认同和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关系。越看越觉得英国的身份认同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对外觉得自己独具一格不属于欧洲,对远在大洋彼岸的英语国家和曾经的殖民地感情深厚且复杂,然而对内却破碎感明显,每个区都有自己强烈的地区意识和身份认同。这种感觉就很欧洲。)
5)布鲁塞尔3天的课程游学,参观很多欧盟的机构,EEAS,欧盟委员会和欧盟理事会,还有一些博物馆和公园。在欧洲的“首都”感受到形形色色的国际组织和以欧盟为中心点的机构像网一样把欧洲兜起来,甚至也是欧洲对外联系的重要方式。很奇怪的是,越觉得欧洲割裂,越觉得他们又以某种形式错综复杂的连接在一起。Europe is not a one, neither pieces.
6)提交了乌普萨拉大学的research track的申请
7)申请了和IP论文相关的暑期课程。
(希望申请都过!!!)
8)我发现班上的同学好喜欢和老师商量说延迟交作业的时间或者抗议说作业太多了。代表学生在每月Board Meeting和老师们开会的时候,只能将这些信息转达。但是老师们的态度通常都很明确,除了同意推迟交作业外,坚决的不同意减少任何作业,理由是会降低教学质量。虽然作业压力的确很大,但是听到这样的解释还是很觉得欣慰。老师们在设计家庭作业的时候,更多的考虑是希望这些小作业可以成为课堂内容或者大作业的辅助,但是学生的接受以及执行这些作业的实际情况,却是有巨大的偏差。理想的设计与现实的差距,永远的定律。
关于生活
最大最大的改变,几乎没怎么熬夜。只有因为在布鲁塞尔的行程和搬家前和室友们聊天晚睡过三次,大概1点多2点左右。大部分时候到10点多最晚11:30就睡了。没想到倒时差还能改掉熬夜的坏毛病。
四月初因为在复活节所以没去上课,每天会出去跑跑步,去这个小城市的不同地方晃悠晃悠。后来上课后发现几乎所有的课都在市中心,距离我住的地方走路30分钟,来回一个小时。所以就没有额外再去跑步了。每天走路一个小时也算是锻炼了吧。这个月底搬了新的房子,和上课的地方走路20分钟。(我也是没想到在这里总共就住三个月我也能狠心搬1次家......)so, 每天出行基本靠腿总体上锻炼的时间也很多了。
月底的时候终于又双叒下定决心学日语了。放弃了之前的随缘式学习法,决定认认真真的背单词背课文,像当初在学校学日语那样。好羡慕欧洲人随随便便就能说好几种语言。
26号去Zwello拿了居住许可证。也是一个漂漂亮亮的典型的荷兰小城,在街道上瞎晃悠了半天,去中超买了吃的。虽然买错了票(荷兰居然没有可以单独的off-peak的票),但是工作人员也没有让我补全票,大概是当时我正在火车上啃文献,他可能觉得我是个可怜的穷学生吧 ......
最后想说,每次走了不同的路回家或者跑步,遇见一些普普通通的房屋、图书馆、树木、湖泊、蓝天白云、清风明月、甚至是马路上和墙壁上的一小块的涂鸦,以及窗子外面的不起眼的草坪,心里都是安静又欢喜。
这个月大概就这样了,下个月的目标是(首先不要再疯狂的想吃零食了,又开始积食了.......家里那么多零食一天天的也没啥欲望......真的是缺啥想啥.......救命)继续早睡早起,每天坚持学日语,要读课堂以外的文献!!!不能再瞎混了,梦想是要一步一步走着去的!!!
在格罗宁根开开心心的生活,勤勤恳恳的读书。
木木桃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留德博士日记 2025 | “满船清梦压星河” (3人喜欢)
- 一个人在纽伦堡 (6人喜欢)
- 一切的一切都很立陶宛 (4人喜欢)
- 德国读博日记 “千山鸟飞绝” (1人喜欢)
- 2024年轰轰烈烈地参与了我的生命 (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