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didn't xx in vain-华师大封校第46天日记

可怜的花长在管理严格的花坛里。
它们看上去就像害怕警察……
尽管如此,它们仍然善意地为我们开花
并露出同样古老的微笑。
/ 佩索阿

We didn't xx in vain-华师大封校第46天日记
# 日期
今天是2022年4月27日,天气晴。前天是雷阵雨,明天也将是雷阵雨。
这个晴天似乎难能可贵,又似乎只能白白浪费。
距离上一次写封楼日记已经过去了一个月。三月底的我们把4月的到来视作希望——下一个月一切都会变好的吧,浦东浦西的轮流封控后上海应该会按照我们对这座城市的一贯信赖,还我们自由的、健康的生活。
现在,前面是5月的大门,我却不敢有所期盼。我宁愿那解封的消息像是圣诞老人偷偷放进长筒袜的礼物,让人在梦醒时分惊叫,被幸福冲昏头脑。我已经有过很多的期盼,浦东浦西解封、网传的4月21日,网传的五一假期,网传的……
我们传递了多少多少404,就留下了多少时代的声音。
# 孤独
我走在宿舍的楼道里。
剩饭很多的餐盒列队摆在楼道两侧,油腻像雾气蒸腾模糊了饭盒的表面,我看到了被遗弃的狮子头的一生。
酸的黄瓜,烂的白菜,比谁持之以恒发出的陈词滥调都要静默,却能够掀起一番夜半肚子咕咕叫的时代最强音。
我觉得置身于喧闹中的我很孤独。我们宿舍阳台对着一片小树林,一天到晚,尤其是到了夜晚,又尤其到了雨夜,群蛙齐声呱呱,饿犬时而呜咽时而大声干架,靠近宿舍的洗手间水龙头坏了,不断地发出让人联想起窦娥含冤的怪叫。
楼道上的拖鞋声踢踢沓沓,窗外的雨声滴滴答答,梦里的我叫着爸爸妈妈。
在一通噼里啪啦的敲键盘声里,我们宿舍四人都把毕业论文提交了,一起求华师大快点让我们毕业回家。曾以为在最幸福的大四下学期可以时不时去趟旅行,每周打卡一次好吃的餐厅……
不数了,越数越伤心。
# Facts
我最近断断续续地看完了《未来简史》,我觉得有个fact很有意思。
“我们的孩子不能白白牺牲”综合症-Our Boys Didn't Die in Vain Syndrome。
1915年,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参战。意大利宣告的目标是要“解放”由奥匈帝国“不法”占有的特伦托(Trento)和的里雅斯特(Trieste)这两处“意大利领土”。意大利一共发动了11次血腥战役,意大利士兵死亡人数达70万人,伤兵人数超过百万。
输掉第一场伊松佐河(Isonzo River)之后,意大利政客面临两种选择:他们本大可承认自己犯了错,签署和平条约。彼时奥匈帝国正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强大的俄国打得焦头烂额,必然乐意讲和。
但政客们怎么能面对这些死去的意大利士兵的父母、妻子、孩子说:“对不起,出了点错误,你家的乔凡尼白死了,你家的马克也是,希望你们别太难过。”
于是他们只能说:“这些牺牲的人们是英雄!他们的血不能白流!我们会继续战斗,直到胜利为止!”
这就是“我们的孩子不能白白牺牲”综合症。
但其实他们没有白白牺牲。这个乔凡尼遗憾离世了,他拯救了另一位乔凡尼的生命。
我也不知道新冠病毒有三头六臂还是六头九臂,但我知道过劳的基层干部、志愿者、援沪的外卖小哥、慢性病患者、老年人以及许许多多的人不能白白牺牲。
我相信“动态清零”的必要性,只是对于现实的很多由市场“看不见的手”操控的乱象感到愤怒和心碎。
截至今日,新冠患者中因“基础疾病”死亡的人数接近200人。
据我了解,艾滋病患者大多不是因为艾滋病而死的,而是因为免疫系统被破坏,因其他疾病而死。
我觉得这两个事实放在这里有相关性。
我们对一个想象的故事做出的牺牲越多,越有可能坚持,只为了让我们一切牺牲和痛苦都有意义。
# 祈祷
祈祷
乞讨
气到
弃逃
ABCD
我选 A
Pray for the best
Prepare for the worst
© 本文版权归 Minerva 火柴盒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