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怒的三种解读
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在遇到沮丧的时候、被欺骗的时候、受到不公正对待的时候以及在被别人激怒的时候。
今天我们将通过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对发怒的心理解读进行分析,阿德勒认为人和人之间关系基本存在两种关系:一种是伙伴关系;另一种就是敌对关系。而发怒都是在敌对关系产生的,而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有时会相互转换,这也就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情侣之间由爱生恨最后分开的情况。
阿德勒通过对心理研究,对发怒有三种解读,第一、在一个人在对话中处于劣势或理亏的时候,企图通过发怒来从气势上压倒对方,而使对方屈服;第二、一个人发怒会找很多引起他发怒的理由,按照阿德勒目的论分析来看,实际上,其实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发怒,什么对方没有把事情做好,弄糟了;还有因为对方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不知改变;对方就是有意挑起事端惹自己发怒等等,都是在为自己发怒找理由,其实那都是借口,真正的原因就是自己要通过发怒来控制对方。第三、发怒也很可能就是别人为自己设计好的陷阱,而我们如果没有觉察而发怒,恰好就进入别人为自己设置好的圈套里。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我们要做好的就是课题分离,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同时也不要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特别是孩子在大人面前经常受到课题干扰,这也是现代教育经常出现的问题。
其实,即使不使用怒气也可以进行沟通以及取得别人的认同。这一点和作者说,不必寻求他人的认可和认同是有些矛盾的。如果放到作者的整个话语体系当中,就是要搞清楚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要有不被人讨厌,以及不被人认同的勇气,但是,当我们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认同,就没有必要采用发怒这样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