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以抛开认同需求吗?
人可以抛开认同需求吗?
最近在观察自己隐匿或不自知的需求,好像有了些新的认知转变。
作为一个正常进行社会活动的人,[认同]似乎是不可或缺的。自我认同、身份认同、价值认同、兴趣认同、爱好认同…
这些认同,有些可以自给自足,有些来源于圈层内的意见领袖,有些则需要由身边人来建构。
我一直以为认同只需要来自前两者,只要自我足够坚定,完全不需要他人的认可。我可以凭借单方面的摄入和自我肯定,来满足自身的认同需求。
直到我慢慢地发现,我害怕在社交群体中发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声音,害怕把自己暴露在能直接感受到他人反馈(包括回应、赞同、反问、无视)的场域,本质是在害怕我的每一次自我暴露接收到的是他人的无视或者反对。这一切害怕,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太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了。所以我逃避了一切可能获取认同失败的机会。
这是一种蛮简单的逃避心理,因为害怕失败而直接拒绝尝试。
或许是年龄渐长,或许是心境跃迁,开始想慢慢地直视内心的真实需求。
其实完全是有迹可循的,任凭我怎么藏,只要是有发自本能的渴望或兴奋行为,就能找到太多蛛丝马迹了。从上学到工作,少有几次上台面向众人展示的时候,我的紧张中总是带着强烈的兴奋。不仅如此,即使是不算完美的展示,也丝毫不太影响这种兴奋感,我几乎没有因为所谓的不完美表现而低落过。但却很容易因为在台上得到一点点正向反馈,或是自己对目标的成功践行,而感到快乐满足。
看起来像社恐的我本人,其实非常享受站在台上万众瞩目的感觉。
我对他人的关注有强烈的渴望,甚至有一层不太合理的蛮横想法——有时候,我讨厌别人分走我的目光。所以我抗拒群体社交,因为人太多了,抢夺注意力的“竞争者”太多了。而我本也不擅长抢夺焦点,且想到要抢夺,我的傲慢心态就开始作祟,还不如直接不参与这场注意力的竞赛。
我渴望他人的关注,又害怕轻易暴露自己对注意力的渴望。
而那些不需要抢夺注意力就能获得在场者大部分关注的场合,就成了我的舒适区——1v1的社交场合、上台展示。
但这些当然是不够的,抑或者太过依赖单一场合,一定程度上总会弊开始大于利。他们有自己的优点,自然也有自己的局限。很多时候群体社交的趣味性和灵活度要远远大于个体社交,而对单一注意力的过度依赖与索取,也有可能导致舒适度的下降……
一个很明显的内心投射是,我所喜欢的异性,几乎全部都是擅长主动出击博取群体关注、对他者认同需求十分坦诚的人。我爱他们,有一方面是在爱着那个想做却做不到的自己。我爱他们对自己受关注欲望的坦诚与争取,爱他们在满足需求上的行动力,爱他们在抢夺注意力上的天赋或技能,更爱他们强大无所谓的心理。
我爱他们,爱他们轻松具备我想拥有却总感艰难的一面,向来如此。
前段时间我在困扰一个问题,或许现在在这个命题下,也会有一些新的思路。那时候我意识到,我在亲密关系上的喜好像是个注定会失败的矛盾——总是喜欢表面友好、实则强自我的人,然后企图征服他们以我为中心。一开始我会像猎人一样主动出击,如果聊得来,我会顷刻间拥有十八般武艺一般不断博取他们的好感,征服的可能与兴奋让我变得像个斗士,然后在每一个以为几乎拿下的时刻之后,我毫无预兆地失败了。
最初的新鲜与激情过后,大家都会回归或寻求自己舒适的平稳状态。我的平稳状态是维持以我为中心、倾听并回应我的诉说,但他们是无法适应那种状态的,因为他们也是自我的人,他们不会愿意围绕着另一个人转,把时间交付其中。最初他们愿意,因为谁也不会拒绝新鲜与征服的诱惑。
但那些都是短暂的。欲望满足的缺乏抑或冲突,它们总会到来,然后很快促使一个人做出状态改变。
我多少有点猜测,因为对群体认同、他者认同的缺失与极度渴望,导致我把所有的满足渴望都加在了亲密关系身上。很多时候我好像over了,高频度相处或表达over到已经明显感觉到乏味,但我还是停不下来。这是一种奇怪的失控,那样的时刻其实并非我所愿。
接下来会开始持续观察与思考我与群体的相处方式、群体认同如何影响我,并开始慢慢做一些尝试性实验。
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