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人家害怕的制度是什么
微信上有讨论说,灯塔国会害怕的是一种不同而也能创造美好生活的制度。
创新而且解决问题才是根本。
现在的剧情显得,在创造美好生活方面,困难问题不少。
我想起亲子教育。当遇到孩子问题多的时候,要说“太好了”,然后寻求接受和解决。这样日子能过。
我还想起自己的成长经验。有些时候,我在面临成长的时候会浑身发抖。我觉察到,当它到来,我既获得解放,也走入了孤独;既解决了一大波不确定问题,又觉察到更一大波不确定,和更远的路。
抖音上又看到了温老师。他研究了一辈子生产关系与制度,教授的一些结论,几年前说对了。他不希望大家只是为了说对的部分而粉他。
他谈到GDP的缘起,引出这种名义上生产总值数据,记录的实际上是交换的增长,甚至只是价格的。他谈到,现代制度、金融资本,其极致特点是唯独少数人获得收益,而代价由广泛的大多数来承担。他还提到,我国多年的奉行政策,也是方向一样的。大量的地方债务开始爆出来。大量的管理成本在基层化为矛盾重重。不放在一起面对和研究,怎么会能创造出更好的制度呢?他希望大家都能一起想一想。
不过大家似乎还是会一窝蜂的期待放开。不放开,医疗资源还在各种不详原因的问题,放开后会怎样解决?现在还有机会先想好再迈步吗?
谁来定义美好生活?谁来重新梳理赋权?
微信有个中医号“厚朴”,其最近以来的精神源泉是道家思想。抖音讲到一些现代病症的中医看法为补髓,再讨论人生、心态、吃喝、站樁补髓的认知。
目前人生的放下,要接受的是那种,在悬崖上拽着树枝苦撑许久后,放开则跌落的境况。为接受这种境况,只有抱有“当死则死”的豁达,才能获得道家认可的、人的心态。吃喝需要找种子,难。所以只剩站樁锻炼,正在以号召来推动。
那就站樁+1
最近还在抖音看到一则讨论,关于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是什么。首先破一道障:数学与科学。数学是存在绝对定理的。数学允许理的建设,自圆其说。不能说数学科学或者不科学,但是有区别。是方法抽象的区别。提出假设,实验验证的方法是科学的方法。绝对定理只要来自于假设,都值得怀疑。
但是现代复杂系统科学,其实越来越跟中医类似了。中医在一定前提和范畴内是有用的,有效的------这句话是不清楚的,但不是不科学的。当前近现代科学设定的“双盲实验”原则,在面临复杂系统的时候,应用落地也很困难。在有限的观察中,中医也有符合双盲实验的例子。只是将这些放在一起说,研究难、难讲明、还烧钱。所以爱咋咋地。
Ct40表示2的40次方倍。降低标准后的筛查,我理解是满足”既……又……还“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