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极其精致地胡说八道
白天。拽哥发来了拍摄脚本。
哦拽哥是导演,因为实在太瞧不起圈外人士而得此名。
打开一看,相比去年的脚本,不得了,进步神速。
框架完整,有前奏有铺垫,最神奇的是还诚恳感谢了品牌方。(但接活的时候,明明表示过对品牌的嫌弃)
拿到脚本的第一瞬间的感觉还蛮复杂的。连拽哥都学会这套体系了。
我的意思是,在上次见到他的时候,他明明还是拿着《潜行者》的reference硬要塞在商业片里的无厘头怪咖。才一年多而已,今天的脚本就变得如此逻辑,如此符合体系了。
拿出一些关键词来看看:
“划时代”“传递一种温度”“存在的意义”“精神人物”。
不过我绝并不是在讽刺他,毕竟我们都在学习这一套唬人的体系。
记不记得小时候,那些作业写得特别工整的人?我记得有一次写作文,我发奋图强,要写出最工整的字来。第二天老师笑眯眯地叫住我,说看出来你很认真,但是下次不用浪费这么多时间在漂亮上哦。
我一瞬间感到有点脸红。
但是现在我已经不再脸红了。
已经忘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在ppt上练习写那些看起来很厉害的话,比起吸引人,第一句唬人更重要。我惊叹于那些不明觉厉的insight和concept,我的上司对我说:“不管你说的对不对,你得让人听起来是对的。”然后在怀疑中尝试着,接着推翻自己,然后迷惑,又开始想做的好,做到完美。不断反复。
于是得到经验:千万别刨根问底。
也别做一个像我一样意志薄弱、反复无常的人。
否则你就会遭遇:
一句也不想为自己的想法辩驳,因为这个想法从诞生起就不能说服自己。
在公共会议中有点沉默。
常常游离。
被看作心不在焉。
成果不高。
总是煎熬。
并且在凌晨12点17分还停不下来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