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灵的故事

我听见小久把米粒洒在地板上的声音。那些大米还是外婆去年给我们从老家寄鸡蛋时留下的,一小袋,已经有些发黄,分了些给小久做过家家的道具。
此刻她和我隔着一个书架,我听见她哼着不知名的歌曲,听见米粒流泻,撞击着地板又弹开的声音。我从书页中抬起头,朝书架的缝隙望过去,仔细听,地上肯定已经一片狼藉,而她正高兴,还在哼歌,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不忍心打断她,也不忍心打断我自己:她独自玩,没有对我提出要求,而我的书也才刚刚读了几页,正高兴着。吸尘器,过家家,杂乱这些词远远地游过来了,上下起伏,眼睛也开始失焦。但很快,那些词都不见了,手里的书又恢复了方形的面貌,书页当中的字扭动着出现了。我坐着没动。
看完一页纸的时间,这个时间有多久,我不知道,但足够让我意识到这个时刻的存在:我和小久都处在自己的世界当中,我同时看到书架两边有两个世界。这个场景并不是特别的,但感知到这个场景的时刻却并不常有:我在看书,同时又在感知着看书的“我”。我听见那个熟悉的声音开始大声地呼唤我:“妈妈!”这个声音告诉我:她的世界现在要和我的合并在一起。我站起来,还在回味刚才那个坐着没动的那个“我”,经过那个双面书架,变成一个新的“我”,走进她的世界:地毯上当然有米粒,玩具里也有。还有一阵急促的声音,“妈妈,刚刚来了一个小精灵,把米粒都撒在跑步机上了,你看这里——”。我这才发现跑步机步带上有一小堆米粒,旁边的凹槽里也是。“哪里来的小精灵?”我一边想象着在跑步机里面开始传出哗啦哗啦的声音,这些米粒可能会跑到某个核心部件,卡坏机器。一边问她。“是一个穿着蓝色的小衣服,戴着灰色的帽子的小精灵,我说过了让它不要洒米粒,它就是不听。”我努力想象着这个小精灵的面貌,追踪它的原型。是的,我们看过好几个跟她描述的小精灵有关系的绘本,我记得三本。一个是偷偷帮鞋匠老爷爷做鞋子的两个精灵,老爷爷帮他们做了两件蓝色和红色的小衣服,还有帽子。还记得一个正在扔橘子的小精灵,是为了学习juggle这个词。还有另一个胆小的,经过山洞时听到巨大的声响,吓得跑掉了鞋子的小矮人。他的鞋子后来追上了他,他发誓再也不扔掉自己的鞋子,并且从此以后变得勇敢的那个小矮人,印象中他好像戴着灰色的帽子。我抓住这些原型,随便抽出那几个小矮人,问小久:“是那个扔掉了鞋子的小矮人吗?还是那个给老爷爷做鞋子的小精灵?”小久回答:“扔掉鞋子那个。他已经从窗户边溜走了。”她指指窗户,我抬头看见窗户紧闭着。现在所有的问题都开始围绕着小精灵展开,他怎么不听她的话,怎么洒米粒,怎么逃走。我们把跟小精灵有关的绘本又重新复习了一遍,她咯咯咯地笑。望着跑步机上的米粒,我决定保持现状。对小久说:“你待会儿跟爸爸讲讲你看到的那个小精灵,请他和你一起打扫吧。”小久点点头。
晚上做完晚饭,我还在灶台收拾。小久神秘地凑过来:“妈妈,我告诉你一个秘密,那个小精灵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