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艺术”生涯
当我此刻意向三年前的场景,只觉得一切模糊又熟悉。庆幸的是学校的西边是一片矮矮的森林,夕阳在遁入山脉之前一定会将金红的光铺满整个教学楼。我喜欢用卡顿的老手机拍几张照片,记录下我的享受瞬间。就突然之间,你会发现成长是一个连贯的线索,你早早就已经挑好了方向。如今每次观赏夕阳的时候,曾经的知觉也得到了复活,而当下又重塑了这种感觉,生活日新月异,但其沉淀也越发深厚,“是年纪的笔,不知不觉地改写了自己。”我很感激日暮把我和我喜欢的人连接了起来,就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中。
能想起的人很多,他们的相貌习惯都在固定的场景中存活于我的脑海了。或许是英国的远行?跨年敲钟那一天?下雪的大课间?晚自习旁边的土豆牛肉?这么说好像很多细节记得清清楚楚,我甚至记得办公室的摆设和老师的座次,记得从哪个走廊走到哪栋楼哪个房间最便捷。最重要的是,我认识了很多好朋友——我认为WE ARE ON TOP OF THE WORLD,好像当我们的青春记忆因缘分绑定在一起的那一刻,我们就永远都不再惧怕任何事情了。那股青春血气,多么热泪盈眶!
遗憾也是有的,我逐渐失去了许多人的联系方式。有些人变了,当然,我也变了。我们接受了不同的文化熏陶,终于在分岔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时间预示了某种必然的因果,没有那段时期的经历,我不可能成为今天的这个我。无从后悔或沉浸于过去一说,因为对缺席的想象和回忆才是最动人的。只祈求我的脑容量不会忘了它。
转眼就到了“黄金时代”,三年的感悟是复杂的,但核心似乎都围绕孤独。孤独是现代人的社会天性,在我的性格里尤其凸显。如今的我似乎是放大了一贯而来的理性和感性能力,而生活则是施展这种能力的巨大画布,每一刻我都在此涂鸦,创造自己的“寂寞”艺术。这种艺术是抵抗与接纳世界的辩证法,在打造属于我的能动性和世界观。我在追求属于这个时代的自由,一切都才刚刚起步。
未来是本书籍,有童话、爱情和推理,而回忆和当下却是短暂的。下一个三年并不久远,我当然也会如此意向今天这个日子。我希望能守候自己同行的人,保持一份对待生命的真诚。学业社会之路艰难困阻,希望有些弥足珍贵的东西能够保持或出现,伴我远航。琐碎的目标,不过是一个个小小跳板,必要而不重要,不断调整,不在此赘述了。
2022.4.19晨 于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