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你的行动力强大起来?福格行为模型
碰到很多人,他们常常给自己设想一个美好的未来。过一段时间,问他们,现在进展如何?得到大部分的答案是,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他们大部分的人给的理由是基本上是以下几条:
从内心深处是不相信自己的计划是能够完成的,关于未来的设想,只不过是在自己生活不如意的时候,起到麻醉自己而已;
或者一想到在执行计划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并且不知道能不能解决这些困难,即是能够解决这些困难,也会产生很大的痛苦,就不由自主地退缩了;
或者想到,自己即使能够达成对于未来的设想,也不会是自己想象中那么完美,与其指导最终无法达到那样完美的程度,干脆一开始就不开始了。
这些是我们不开始做一件事的理由吗?
是,也不是。
说“是”,是因为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只要我们去做事,都会多多少少地遇到这些困难和问题。
说“不是”,是因为这些恰恰是不想做事的人给自己找的完美借口而已。当一个人开始一件困难的事情,依靠人懒惰的本能,就会给自己找各种借口。能不能突破这个不是借口的借口,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这样显现出来了。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福格教授是行为设计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一个用于理解人类行为的模型——福格行为模型。这个模型指出个体要发生某个行为时,必须具备3个要素:
◆ 足够的动机(Motivation)
◆ 实施这个行为的能力(Ability)
◆ 实施这个行为的触发器 (Trigger)

根据这个理论模型,我们要动手去做一件心理畏难的事,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做着反正以后还会再改的心态,先做了再说。
比如,你今天下午想去跑步,但却没去。为什么?
认真的说,你没有去跑步有可能因为你感觉自己很棒完全不超重。你没有狂燃的欲望目标去进行跑步。这种情况下,行为没有发生是因为缺少动机。
另一种可能,你无法去跑步是因为你昨晚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回到家时已经彻底精疲力竭。这时,行为没有发生是因为缺少执行它的能力。
也有可能因为你正被其他事物缠身而完全忘记了要去跑步。有可能你正深深沉浸在新一季的美剧里。在这种情况下,你的跑步行为没有施行是因为缺少一个触发点。
所以,当我们看待一种行为,就像用Google搜索一样,我们需要问问自己问题在哪里。在大部分的情况下,与这三种要素都有关系。然而,通常会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主要的行为施行障碍,需要被界定出来并予以解决。
这个时候,我们要告诉自己,先穿上跑鞋下楼,哪怕这次只是走一圈,就算完成了。下次可能就是跑一圈了,慢慢地我们就开始了。
再比如,我每天就是忍不住躺在床上刷抖音,如和改变呢?
每天晚上吃饭完了,就忍不住躺在床上刷抖音,我知道这个习惯不好,就是改不掉,如个改变呢?如何用福格行为模型改变这习惯?
刷抖音是个行为给我带来短暂的多巴胺分泌,让我成瘾。看来动机是很难改变了,手机随时就在身边,能力是有了,晚饭后的哪一刻给我的提示就是没啥事情,就刷刷抖音吧,这是对我强烈提示。改变动机非常难,改变提示也非常难,看来只能改变能力。
我吃晚饭的时候就把手机关机,这是我能做到的,吃饭完了,我就下楼散步,散步一个一小时后再回家,这样就把刷抖音的事情错过去。晚上开始读书,完成白天没有完成的工作,我坚持一段时间后,吃晚饭完,刷抖音的习惯就慢慢的改变了。
吃饭关机就是提示,让能力不能,即便有动机也无法实行行为。
再比如,我要减肥,有不想运动,那只能管住自己的嘴,不吃晚饭,我是如何做到的?
不吃晚饭是个行为,减肥是我的动机,看来动机是有了,那动机不吃晚饭就一定能能做吗?不一定,因为,到了晚饭时间,全家都在吃饭,香喷喷的晚餐甜点对我的诱惑还是非常大的,动机在美食面前就会削弱。提示是无法消除的,因为,几十年晚餐的时间打卡,已经形成的固定的提示。
如何办?只能从能力下手,在全家的晚餐时间,正好我不在家,我离开厨房去干我自己的事情。实在是肠胃咕咕,那就立即喝杯牛奶,吃半个黄瓜,让能力不能达,坚持半年,晚上就没有饥饿的感觉,坚持下去,减肥的目的就达到了。
小的改变,能够带来大的行为变化。福格行为模型,也是通过简单易行的微习惯,逐渐设计自己的行为方式。一切看似实现比较困难的动机,都可以设计。
但是,福格行为模型,只是给我们以行为的推动力,最后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你自己。要让一切实现,行动起来,才是治愈一切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