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交易的陷阱(4)-人天生是规则厌恶者
最近工作比较忙,峰哥说让我们抓主要矛盾,所以选择战略性断更。
断更有几个好处:一、避免自己为了写而写,忽略了写作的目的;二、保证自己的思考是深入的,而非为了赶稿囫囵吞枣;三、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在工作、交易和家庭上。
当然,写作对我而言还是很重要的,断更不等于不更。我希望自己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恢复日更。
最近细细读了《交易心理分析》第二章《交易的诱惑与风险》。所有的交易大佬都说交易规则很重要,但是仍然有许多交易者没有制定交易规则,还有一些交易都无视制定好的规则。似乎交易规则的实施阻力重重,为何会如此呢?第一个原因为人天生就是规则厌恶者。
我们都认可规则的意义,明白法律、道德、公约、规章、制度等社会约束很重要,保障了社会的有序、稳定地进行;也了解自律规则对自己的成长很重要。但许多人都会在无人注意之时,做出一些违反规则之事,小到违反自我约束,大到触犯国家法律。我们并不讨论一些制定的规则是否合理,我注意到再合理的规则也会违反的现象,因为人天生就是规则厌恶者,原因有两点。
一、规则本身就让人不爽。
规则的设定是为全局最优,但对个人来说却有糟糕的体验,因为执行者感受更多的是成本。比如过马路走斑马线这项交通规则,我们知道这项规则是为了保障路人的安全,但我们过马路的代价变大了,明明就在马路对面,横穿只要2分钟,走斑马线绕行要花10分钟。而交易规则的存在,让我们不爽,明明看到了机会,或者看到危险却不能交易,一定要等信号,万一在等信号的过程中丧失了大量的收益呢?尤其是遇到一直没信号但股价却一直涨的情况,会让我们怀疑交易规则,让我们不按交易规则进行的行为。
二、摆脱规则才是真实的想法。
好奇心是我们的原动力,让我们渴望直接体验、采取行动、表达或学习。但因社会的原因,我们许多意愿都被否定了,不能偷东西、不能打架、不能向已婚的心上人表白等等,这些被法律、道德等约束否定后的动力并不会消解,而是留在我们心中,以挫折、愤怒、失望、罪恶感、仇恨、怨念等形式存在。这些力量就是抗拒“让我们不自由的力量”的力量。
从交易的角度来说,交易吸引我们的地方是“市场是自由的,而交易员也是自由的”,我们因自由选择了交易,但却被告知“要严格遵守交易规则”才有机会挣钱。这就像我们找到了自由的乌托邦,拥有了彻底的自由,然后有人拍着我们的肩膀告诉我们“要制定规则,而且要通过纪律的方式去遵守他们”一样。对于规则,我们趋向于摆脱。
摆脱规则是我们的本性。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就算遵守了交易规则,市场的随机性还是会让我们亏钱,这会让我们产生“遵守规则不能带来好处”的假象。不信任规则,自然也会想摆脱规则。

(字数:1000,耗时:100m,日期:2022-04-17)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愿景力”,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愿景力 = 清晰的愿景 + 刻意地学习 + 持续地行动。
所有人都希望美梦成真,但没多少人可以实现。
在这里,我会记录我通过培养自己的愿景力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幸福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