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定史成:三世情缘成历史,昭君出塞铸华章 (二) (转载)
文 : 子微
三、昭君出塞应天命 汉风弘扬定边疆 汉地人对于昭君在塞外的生活并不知晓,单凭自己的理解和臆断,认为昭君是幽怨的,我认同昭君是思乡的,但绝不是幽怨的。而且昭君在塞外有很多经历,对于汉地人来说,是盲点。 昭君以公主身份远嫁塞外。呼韩邪单于封昭君为阏氏。为减昭君思乡之苦,他令人建汉家宫殿,赐昭君居住。昭君到草原的第二年冬季,一天夜间,突降大雪,大量的羊群被雪闷死,单于的求援书信和昭君的书信一并发往汉廷。汉朝的救援物资解决了草原的危难。昭君为单于生育一子。呼韩邪单于与昭君的夫妻缘分只有三年,他其实是死于非命,被人毒死。 呼韩邪单于去世后,呼韩邪单于的长子雕陶莫皋继位,即历史上的复株累单于,昭君知道自己要遵守匈奴的习俗,嫁给继任的单于。匈奴素有“妻后母,报寡嫂”的风俗。三年的塞外生活,昭君深入了解匈奴人的生活。尤其是匈奴女人的顽强和乐观,给昭君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昭君的心中,有从一而终的理念,她的血脉中氤氲着汉文化的烙印。但在匈奴人居住的地方,昭君发现,她的决定不单单关系自己,更关系到两地的安危,如果自己抵死捍卫汉家理念,不嫁下一任单于,自杀死去,会引起战争;她离开,也会引起战争。她只能遵习俗——再嫁。但是她要汉家天子给自己一个态度,她上书汉成帝,请求回乡。她写书之时,就知道汉家天子的答复,必然是要她遵守匈奴的习俗。她深知自己做出这样的举措是必须的,她要皇上的诏书为自己开路,这样,自己的路就是遵从了天子的旨意。果不其然,汉成帝下诏书,让昭君依匈奴习俗再嫁。 在昭君上书时,有这样一段插曲。昭君的信使被复株累单于的手下抓住,单于带着书信,来到昭君的毡帐,昭君见到单于掷出的书信,先是一愣,面对单于的质问,昭君解释道:“上书请回对自己来说,是在问路,汉家女子的理念与匈奴族不同,如果自己一声不响再嫁,对汉朝廷是不尊,毕竟自己当时嫁的是先单于。丈夫死后,遵汉习俗,她请回是没有错误的。”单于问:“如果汉皇答应你回去,我的颜面在哪里?你想要什么样的结局?想挑起战争吗?”昭君说:“汉皇不会让我回去,皇上不会因为我而留下战争的口实,相信我,皇上的答复是让我留在这里。”面对单于疑惑的眼神,昭君说:“你我不妨立个赌约,汉皇答应我留下,匈奴和汉之间希望不要有战争;万一汉皇答应我回去,你想和汉朝一战,杀我衅鼓好了。” 昭君的话,让单于深为诧异。他一直以为这个弱不禁风的女人是说不出硬话的。 信件发出,回复如期而至,汉成帝要昭君依匈奴习俗再嫁。昭君按草原习俗,嫁给了继任的复株累单于,这一年,复株累单于三十岁,昭君二十一岁,复株累单于的女人,还有来自匈奴其他部族的强悍女人,昭君知道,自己是单于的一笔财富,必要时,是摆脱困境的一条出路,毕竟,自己的身后有汉朝这个强大的依托。 昭君努力适应草原,不怨天尤人。她一方面融入了草原的民众生活中,她逐渐适应了那漫长的冬季,低矮的苍穹,彻骨的凉寒,腥膻的饮食和毡帐里的生活。复株累单于在昭君适应草原方面,推了一把力。他让昭君知道了狼脸女人,那个女人是在和狼搏击时受的伤,脸被狼爪撕破了相,后来丈夫死了,小叔子接收了哥哥的一切,狼脸女人很少说话,一味的干活,远离其他人的毡帐。昭君知道女人的苦,也知道复株累单于的苦心,他让昭君深刻的领悟了,人首要的是生存问题。 复株累单于的阏氏,是一个不好相与的女人,她妒嫉昭君的美貌,总容易被人怂恿,昭君一再容忍,她却不知收敛。草原上女人的地位,是她的贡献决定的,这个贡献会带来荣宠。昭君在草原遭受灾难的时候,曾数度救助草原,草原的雪灾、雹灾、蚊灾,牲畜得急疫,人们短吃喝,陷疾苦,昭君能解草原的危难。所以呼韩邪单于和复株累单于,都做过同样的事情,教昭君识别被浸了毒的羊肉是什么样的,在那样的一个瞬间,昭君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她是一个睿智的女人,不动声色的保护自己。 昭君离开汉宫的时候,带着大量典籍,其中有一卷奇异的图示,是此前解忧公主从西域带回的图示,当时有人认为它可以柔韧肢体,从回溯的影像看,我认为是来自印度的瑜伽,已经失去了心法。昭君把它作为锻炼身体的柔身术,把每一个动作都做到位,每一个动作都能坚持很长时间,经常是大汗淋漓,却也百骸舒畅。这个良好的习惯使她的身体既保持了柔韧,又驻留了容颜。 复株累单于意识到汉文化的先進,他支持昭君在草原上教人汉文化。昭君把汉的农耕、纺织、厨作、医药、歌舞等带给了草原。昭君在草原上,是汉文化的代表,她心系百姓,融入草原,有着博爱的胸怀,人们逐渐的喜欢上这个美丽的、多才多艺的女人,把她认作是草原的福音。 昭君有几次提前感知到草原的危难,她在梦中,会梦到草原的罹难,或者在默背《道德经》时,看见灾难降临的形式,她看见可怕的形象,在草原上游荡,在牲口棚驻留,在营帐前停留,很快,就会有牲畜染疫,有人得疫。 在草原上,还有一个人,可以提前知道灾难降临,他是通眼巫,能知天意,疗异症,是草原上的能者,人们敬畏他。通眼巫认为,灾难是神灵要抛弃生命,人是躲不开的,只能被动接受,生死在命。通眼巫在他半地穴式的毡帐里盘腿坐着,洞察着草原,他看到了灾异要来临,很快,他发现,昭君的书信,发出去了,那书信上说,恐怕有灾异发生,让汉人准备救灾的物资。通眼巫被惊到了,他豁然起身,却又坐了回去。他认为,昭君是异人,他要观察昭君,如果昭君不利于草原,他会除掉昭君,他想要草原安宁,在安宁的地方,练他的东西。 当灾难真正来临时,当单于的请求援助的书信发出时,通眼巫发现,救援的物资已经在来的路上了。那里面有药材,可以驱除草原上的瘴气,可以救助人们。通眼巫放心了,他认为昭君可以做草原尊贵的友人。很快人们口耳相传:公主的书信,扣上印章,有神奇的效应,会解救草原的危难。那些汉医,会救治人和牲口,他们把病患隔离开,分别救治。他们盛传,公主随同汉医一起,辛苦劳作,公主不怕染疫。 通眼巫发现,昭君在头脑中记忆翻滚的东西,能发出能量,就象河流一样,不中断,有奇异的金甲生命在保护她。她的身上还有一种护身的东西,上面有两条鱼在追逐,还有看不懂的文字。有一次,通眼巫决定试一试这些东西的深浅,结果发现,自己用咒语招来的东西在昭君的营帐外被阻住了。有天兵天将在列阵保护那个公主。在这同时,还发生了一件奇异的事情,从复株累单于的营帐中,冲出一股龙形的力量,加入到保护的行列中;从复株累单于的母亲(呼韩邪单于的发妻)的毡帐中,也冲出一股力量,加入到先前的行列中。通眼巫迅速撤出了自己的东西,通眼巫还把自己住的地方搬的远离那个汉家的公主,他认为,惹不起的就不要惹,还是专心做自己的事情。 我来解读一下通眼巫看到的景象。通眼巫看到的能量流,是昭君在背诵《道德经》时,在另外空间显示出来的景象。通眼巫看到了太极的图案,看到了昭君的护身符,那个护身符是皇后王政君的娘家人从道士手中获得的,得到了道士的加持,皇后把它赠给了昭君。呼韩邪单于携昭君北上时,有一位道士拦路请求见公主,道士对昭君说:此护命符得到三代宗师加持,此符若出北关,必是大命相者持着,不可离身,希望公主长诵《道德经》,保平安,护苍生。 在这里说一下大命相之人,大命相之人,自身是有护法神系的。单于有护法神兵,昭君也有,昭君的护法中,有鸾凤。昭君顶着公主的头衔,那是命衔。公主的整套衣饰,是天界的服饰,是带有天界的威仪在里面。每当汉朝使节来到,昭君都盛装出现,那美丽的容颜,靓丽的服饰,精巧的头饰,繁复的礼仪,都让复株累单于心里赞誉。 草原上有反对公主的力量,那个从北匈奴嫁给复株累单于的女人,一直在秘密挑事,怂恿阏氏为难昭君,想破坏草原的安宁,她妒嫉公主,想害死公主。为了自己所练的东西着想,通眼巫决定保护公主。通眼巫告诉复株累单于,昭君是草原的贵人,要善待她,保护她。复株累单于知道有人在挑事,在知道谁是幕后指使者后,他命人悄悄的处置了那个女人。单于警告阏氏,不要挑事,不要妒嫉。单于还告诉昭君:在草原上,你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你只要看我的脸色就可以了。 通眼巫觉得公主已经在草原上布下了一个场,带来了南方王朝的气息。凭眼而论,公主很美,还不衰老;凭心而论,公主很善良,没有坏心眼;凭智慧而论,公主不迂笨,很会变通。通眼巫发现,天意也站在了公主的身边。最后,他对公主的唯一不满是,公主想家的时候,那个琵琶发出的声音让人很闹心。通眼巫决定和昭君对话,他对昭君说:你已经在草原扎下了根,就不要纠结南方,草原有你的宿根,你的前命和续命都离不开草原,你要有草原一样广阔的胸怀。如果你再弹奏忧郁的曲调,我只能这样了,通眼巫边说边拿出两团绒草,塞在了自己的耳朵里。昭君明白了巫师的意思,却又忍不住想笑。 昭君对草原的付出,获得了草原上人们的认同,包括复株累单于对她的欣赏。草原上的民族都能歌善舞,崇尚力量,每年的摔跤大会都有勇者胜出,复株累单于也是摔跤高手,在之后的欢庆中,兴之所至,他会高歌一曲,那辽阔的高音,响彻云霄。这时,复株累单于的母亲,就会怂恿昭君去凑趣,或者有人干脆大声宣布,请求公主附歌。昭君大大方方的亮相,昭君的歌很婉转,声音很清亮。复株累单于很惊讶,有些迷惑,昭君那么瘦弱的身体,怎么能发出那么有穿透力的声音来。 单于可以在一年一度的摔跤大会后的欢庆中,带走他相中的少女,在第二天,赐她一个名号,使她成为自己的女人。但是,他几次做出异常的举动,在众人眼巴巴的注视中,把手伸给了昭君。在昭君讶异之际,周围会响起善意的掌声和口哨声,她身边的侍女,会忙不迭的把昭君推向单于。 复株累单于对昭君也有不满意的地方,他觉的昭君身量单薄,饭量太小,他觉的,昭君喝的粥没有养分,命令人在昭君的粥锅里放入鲜奶,煮成奶糜。昭君还有心痛的毛病,复株累单于对昭君有担忧,担心她活不长。在一个夏季的夜晚,外面下起了大雨,复株累单于突然惊醒,他感觉到有人在向他求救,他奔向了昭君的毡帐,发现里面没人,他冒雨在营帐外摸索,摸到了被暴雨拍倒的昭君,把她抱回了营帐。那一刻,复株累单于很害怕,害怕失去昭君,事后,他一再追问昭君,是不是有不想活的念头,想被暴雨灌死。昭君一再表白,是自己睡醒了,想出去透透气,结果雨来的太快,把自己浇倒了。这一场暴雨,是昭君的命劫,在另外空间的生命,在护着昭君,他们知道,昭君有此劫,无损于命。 复株累单于喜欢看到生机勃勃的昭君,他喜欢昭君系着披风,怀抱琵琶的样子,但是,他不喜欢昭君弹奏幽怨的曲子,不喜欢她心痛、蹙眉的样子。其实,昭君的心痛是后来出现的,在嫁给复株累单于后,在一个节日的篝火晚会上,须发皆白的述史人,唱起匈奴古老的歌谣,回忆起祖先的荣光,唱述了匈奴历史上最具荣光的冒顿单于,当听到那个单于杀死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时,昭君不知为什么,突然有一种心碎、心痛的感觉。以后,这个感觉便时不时会出现。昭君不知道,这心痛和历史上的宿怨有关,和复株累单于有关,复株累单于曾经在过去伤害过自己,他身系昭君前世的幽怨,身启后世对昭君的眷恋,在北方的君王中,经历也算是极品了。 回眸如烟往事,我看到一个负有天命的女人从汉家的宫殿走向草原的宝帐所经历的心路历程,看到一个承担使命的美丽女人,心中充满了阳光与豪情的历程。作为一个英雄豪杰,上天让他文可以安邦,武可以治国。而作为一个女人,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呢?答案是肯定的。昭君就被上天赋予了这样的使命,让她担任了和亲的使命,安定了汉和匈奴的边疆,与汉文化结缘。后人高度评价昭君的作用:“边成宴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