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的感想
我一直以来不是很纯粹的乐观主义者,虽然我相信人心的力量和一切总有办法。我总觉得,盈满必有亏,阴阳相生的东方哲学还是很有意义的,要时刻考虑危机。
几年前就开始有末世的感觉。今年的感觉确实愈发如此,环境、病毒以及大的形态,人们之间的心态,似乎2022只是一个开始。
经济是存在周期的,小的周期5-10年,股市的周期天王周金涛就在2006成功预言了2018-2020的走势。前几天吃饭的时候,有朋友说今明年是小周期的下行,要静待上行周期。然而今年的感觉是,很多问题遇到了更大的周期,甚至是百年、千年的周期,比如环境,比如很多问题,是积蓄+爆发的阶段,而不是简单的小周期。
除开外部局势,我们这代人也有自己的问题,物质化、个体化、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在此自我检讨),在算法构架出的信息输入中自我陶醉,浪费大自然带来的美好,浪费粮食和各种产品,过分的奢侈和排场。虽然我也不完全相信现世报,但未来这些是会有代价的,我相信不会那么远。
与物质层面对应的是精神层面的减少。最近与各行业朋友聊的一个感触就是:大的叙事,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在降低,大家普遍对于集体和奋斗的精神变少了,觉得自己的工作用来糊口,顾好小家似是唯一的目的。这其实可以理解,首先要承认顾好小家应该是前提;而且客观因素是,现代社会很多工作变得越发螺丝钉化,人为了资本工作,而不是为了一个愿景或目标(即便好的企业家会提出愿景和目标也被巨大的贫富差距消解),或者为了让更多人更幸福。
即便如此,即便我认为人类的共同命运可能会有不好的转折点,我们也可以做更多,为自己也是为社会。作为个人,与人为善,心存感激,节俭而行,其实就是自我很好的修炼。疫情以来,社会上接触的快递小哥,保安,出租司机,路上的陌生人,很多我们一样的百姓,都很不容易。他们有时候并没有耐心给予,但念一句“他也不容易”其实可以化解很多戾气;对他人的一句鼓励和理解,都是我们让社会变好的方法。环境保护和节俭也是一样的道理,怀着这些善意,这除了让社会变好,也让自己充满能量。这些道理不需要有大的信仰,但相信美好总会让你最终选择这样想。
世界渐行渐远,我们也要与美好的内心越走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