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拔节的声音
成长是有方法论的,直到看到了这本书,里面的很多观念让自己醍醐灌顶。现在把自己的感悟与收获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一、个人商业模式
如果你和我一样,还在实现人生理想的道路上下求索却没有大的改观的话,有一个问题是值得被重视的,那就是个人商业模式。企业有企业的盈利模式,个人也需要选择对应的商业模式:第一种是一份时间只出售一次的商业模式,比如以工资为主要收入的所谓白领就是这样的,只是单位时间的收入有多有少的区别而已;第二种就是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的商业模式,比如书籍、影视作品等出版物,只要商品在出售,作者就会有收益,曾几何时听到有人说从写作实现了财务自由,而且是人人都可以尝试的一种方式;还有一种是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卖出去的方式比如企业老板。每个人可以从自己目前不同的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而这个说白了,其实还处于立志的阶段,还属于一个人的内心戏,还没有开始行动。但是这是起步的开始,所以现在回顾一下自己的生活,你现在运用的是哪种商业模式呢?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目标呢?
二、定目标
所谓幸福感,就是你与所在世界的强关联。对现状不满意是没有意义的,最终的解脱只能靠积累实现。在没有实现理想之前,一定要选择一个目标:终有一天不再出售自己的时间。行动的标准就是想办法合理地逐步减少自己出售时间的数量。但是,时间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公平的,每天都是24小时,怎么办呢?那么所选用的方法只能是能用钱换时间的时候尽量用钱换时间,把时间放在比如效益、效率比较高的事情上,比如做饭的时间、交通工具的选择、社交的选择等方面。
大的目标有了,如何落实选择具体的职业呢?这里每个人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是有几个大的原则可以参考:一是高频;而是刚需;三是大市场。在职业的选择上呢?
三、起步最重要的一点
制定好目标后,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和改变呢?
如果做好的准备,那么又该如何开始第一步呢?当你选定目标以后,就需要习得该职业相应的技能。但是这个相应的技能很多时候不是单一的一种技能,而是一个行业的多种技能,而这多种技能中,可以利用二八原则(20%的重要技能可以撬动这一行业的知识体系),一定要想办法在最短的时间里弄清楚有哪些必要的知识点,然后迅速掌握它们。比如最简单的,在教学中常用的PPT,核心就是简洁和留白,具体就是每页不超过三种形状、样式、颜色、字体,然后留出61.8%的空间。而且找出这些关键知识之后就要马上行动,然后专注于改进。
在说到什么最重要这件事的时候,其实是关乎价值观的,而价值观是操作系统的核心要素之一,一个人的一切决定几乎都是由这个问题的底层逻辑决定。比如,时间大于金钱,还是金钱大于时间,这是在个人行动时特别容易体现出来的问题。所以在重要的问题上一定多追问几次:自己身上的什么素质最重要?干一行,爱一行。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很强的执行力只要看他在做得不好的时候会不会坚持下去就可以。对一件事情爱到无以复加时,就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也没有任何挫败会导致放弃。
四、可能遇到的问题
一切就绪之后,就可以开始行动了(可能有的人会认为只要有想法,就要立马开始行动,我还是觉得谋定而后动。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行动开始时,每个人不缺的是热情和干劲,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影响到个人的进步不是很明显,或者受看不到进步的状态而影响情绪。大概有如下几个方面。
1.读了很多书,但是还是不会应用,或者应用不到实际的地方
这方面很好解释,只要前期你根据自己的和市场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估,那么目前的看不见进展的状况可以理解为积累不够多,还没有把所学的知识体系化。想要做到体系化,有以下几条建议。一是增加知识节点数量,不带功利的多读书;二是主动增加链接,多追问一下,这个概念或者道理还能用在别的什么地方。只要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就可以自信、坚定地走下去,不要因为目前的结果的一点延迟而犹豫或者自卑。一个人索要自信的对象,应该是未来的自己,此刻,当下,就用未来成功的样子自信地做当下一切该做的事情,不卑不亢,不骄不躁。
这里岔开来说一下,目前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状态的原因,或多或少都是自我规划和自我教育的迟缓,再严重一点,自我教育失败的最重要一点其实就是不生产。不生产,实际上什么都没有——能识字,能读书,却什么都做不出来,还有比这更失败的吗?结合自己的惨痛教训,兜兜转转换了几个细分行业,但是到现在还是和年轻人在同一起点上,但是我的体力和精力和他们相比可能已经没有优势了,而这个年龄该有的经验却还没有积累起来,这是对前边几段工作经历半途而废的惨痛回顾与反思,也对还在奋斗路上的人一个提醒:半途而废最合理的科学解释,也最朴素的解释是重复与应用的次数不够,内化过程没有完成,沟回构建失败,应该建立的神经元关联不够强以致断掉,回到了原本没有关联的状态。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对自己的规划就是,无论如何,我要沿着这个自己选择的职业路线走下去,在这个职业上实现我的奋斗理想。
2.容易受环境或者其他方面情绪的影响
这是我一路走来的拦路虎,我的一大部分时间都会用在调节自己与周围环境和情绪的调节上。比如,做的事情没有得到预想的效果,周围林林总总的小事情等等都可能会影响自己的情绪,之前只是找到小细节的调整,所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些问题还是会反复,以致反反复复浪费了很多调节自己情绪的时间,实际上是把自己的时间支配权拱手让给了他人,经过这么多跌跌撞撞,发现所有问题都可以准备溯源,而找到源头的问题一定都对应着一个方法论。比如现在我再受到影响时,我就会想,我的理想是什么?这件事在我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充当 一种什么样的角色?是不是很重要?如果重要?我应该怎么快速解决?如果不重要,我应该如何快速把这个情绪的毒瘤从我的情绪能量场除掉。有几个方面比较有用的点也分享给大家:(1).情绪转移或者置换。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会感到快乐,允许自己暂时休息一下;(2)多学习,多运动,会促使身体分泌多巴胺,人自然而然就开心起来了;(3)多出去走走,和天地万物产生连接,进行情绪和能量置换;(4)其实最最根本的是这一点,就是这点情绪值不值得浪费时间,在做正确的事情的时候,把剔除感情的烦恼练就成一项本能。
另外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思考,总结,并提炼自己的经验。这时就要启动元认知能力。启动元认知能力时要告诉自己:(1)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上;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别人的“错”与“对”上;(2)若我有空闲的注意力,可以看看那些人哪里做对了?哪里做得很好,以便我吸收经验,获得成长;(3)我们是活在未来的人,即便要比较,也要比较未来,而不是当下。
其中一个可以改进情绪的能够操作的方法就是冥想;每天冥想15分钟到一个小时,已经是足够的大脑锻炼强度了,也是可以提高注意力的方式,使大脑更聪明。
3.活在未来
怎么才算活在未来?(1)你现在对未来有一个预测;(2)那个预测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得到结果;(3)你现在已经笃信你的预测是正确的;(4)你提前按照那个预测的结果去行动、选择和思考。
活在未来一方面需要以上的心理准备,也还需要不断学习的行动和积累,还有一个就是需要贵人的帮扶和指点。有的人很容易遇到贵人,而有的人总有怀才不遇的感慨。我们如何也像那些人一样经常遇到贵人呢?书中醍醐灌顶的一点就是你要先成为别人的贵人。具体书中也给出了几个方法:(1)乐观。乐观的人更容易成为他人的贵人;(2)先成为别人的贵人,贵人更容易遇到贵人;(3)能帮助他人进步的才是真正的贵人;(4)优秀的、值得尊重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5)乐于分享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6)不耻于求助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8)贵人不一定是牛人,牛人常常只不过是自顾自地牛,贵人不一样,他们常常“以和为贵”,更懂得“独贵贵不如众贵贵”;(9)很多时候,某个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大量的人希望看到他成功;返过来,若有大量的人不愿意看到某个人成功,那么此人将很难获得所谓“贵人相助”;(10)正在做正确的事情的人,更容易获得贵人的帮助,所谓“得道多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11)活在未来的人更容易遇到贵人,因为贵人能在他的身上看到未来。这就又进入了一个贵人的相知相惜的循环圈。但是想要活在未来,就必须挣脱人生的枷锁。那么如何去掉人生的枷锁呢?
4.去掉人生的枷锁
我的理解是,去掉人生的枷锁就是去掉一切阻碍前进和进步的制约因素。如果注意力只消耗在身边发生的一切上,没有过去和未来的概念,等于这个人被困在永恒的当下了,只专注于当下的人,容易近视,也很容易为了获得短期利益而做出一些错误的决策,导致最后的决策失误。所谓用战术上的勤奋代替战略上的懒惰大概说的就是这样吧。
我们要了解的一点是,几乎所有的进步都是在放弃部分安全感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获得的。世界上本没有所谓的完美,追求100%的安全感,肯定会把自己困在永恒的当下。比如之前有一个很热点的话题:要不要逃离北上广?北京容不下身体,家乡容不下灵魂其实就是在追求完美的情况下的一种极致案例。我们必须放弃一部分安全感,才能进行长期、深入的观察和思考。人生的每一次选择没有完美,只要60分就够了,对于回乡还是北漂而言,每一次选择基本就是在质量上的博弈。世界变化如此之快,如果想要做好完美的选择之后再行动,风口早已经过了;对于体制内和体制外的选择也是如此,选择安稳的体制内和漂泊的竞争,都是60分,而你能做的就是在60分的选择下把选择的这条路尽量做到最好,如果两个都想要的话,可能反而得不偿失。对于另一半的选择也是如此,不是幻定一个框架找个100%合适的人往里装,而是找到一个60分的人(找到自己不能放弃的方面,把可有可无锦上添花的指标去除掉),两个人一起努力奋斗也许是一个更优化的选择。
5.学习的方法
我暂且把学习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学习书上的知识;二是学会书本中会找不到的东西。
学习不是简单的记忆概念的过程,成年人的学习更多的是把积累的概念转化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的过程,所以如果现在有什么问题你没有任何想法的话,最快的方法就是请教别人,如果身边找不到请教的人,那么另外一个方式就是多读书,从书本中找答案。如果比较幸运,身边有可以学习的人,但是大部分时候,这些牛人是没有时间手把手去教授什么的,多数时候还是靠自己的观察。这个时候就需要你跟对标杆,认真观察,认真思考,反复琢磨:(1)目前这个技能的重点在哪里?(2)做得好的人为什么能做得好?(3)做得不好的人为什么做不好?有哪里可以改进?(4)有哪里可以改进?这四个问题如果找出了答案,实际上就可以走上实现理想的快车道。但是话说回来,这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即便我已经知道这个方法,但是思维还是不够锋利,还在努力找出关键答案的路上,所以有些人就会出现刚才说到的情况:放弃,半途而废。
所以学回书中找不到的东西,要做到以下几点:(1)确定自己有强烈的欲望去搞定这项技能;(2)寻找最少必要知识,反复问自己:这件事情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3)马上开始运用,,马上开始践行;(4)相信自己一定能学会,相信自己一定能通过践行获得进步;(5)通过记录,量化自己的刻意练习进程(这是目前自己非常弱势的方面,一方面是因为轻视,一方面是觉得麻烦,这是以后需要重点改进的方面。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方面的量化,比如设定一个阶段目标,每天把目前的状况和目标之间的距离进行比对,也可以找到差距和改进的方面);(6)不断总结,不断整理,不断让那些新技能、新概念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清晰的组织和关联;(7)最后一条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一条,就是绝对不要和笨蛋斗气,他们会拉低你的品味和层次,而且浪费时间和生命。要珍惜自己的时间和生命。
6.从物理上接近目标,多和聪明人为伴。
我并不倾向给出太多的概念。这里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镜像神经元的概念。多方面的研究科学已经证明,人的大脑是可塑的,无论是英国司机大脑与普通人的区别还是华大基因ceo尹烨说的冥想可以改变人的大脑结构;亦或者是李笑来《财富自由之路》中的坐享可以改变大脑的神经元连接,无一不是说明人的大脑是可塑的,而且通过多练习(比如英国司机经常开车)和冥想可以改变人的大脑皮层厚度,让人变得更加聪明。李笑来《财富自由之路》中还进一步指出:学习也好,进步也罢,从来都不是单独孤立的,而是社会行为,想要做到就要先从物理上接近目标。也就告诉我们一个可行的路径,就是识别牛人、聪明人。
牛人的判定标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有做第一的执念;(2)有做第一的经验;(3)有过多次“做第一”的经验并能将其总结提炼出来。而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可以从两个层面入手:(1)看他的脑筋里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2)看他的脑子里那些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
五、升级操作系统
前面的几点如果都做到了,其实就可以提高自己的操作系统了,就如手机上系统的升级一样。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系统的关联。这个系统的功能可以用在哪里?(操作系统)与可升级的关联;(2)价值观——哪个操作系统更好?(3)方法论:如何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4)实验——可能要多试用几个操作系统才能做出最优质的选择;(4)践行——通过持续地理论指导行动获得更好的选择。
以上是书中的一些观点,加上自己的一些感悟重新整理后的书面表达,也还不是很成体系和逻辑,有待后期慢慢改进和更新,希望和有志向的伙伴一起进步,一起努力。
© 本文版权归 水心coolgirl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