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评论练习|一次对“漫画”的严肃承认——“丁丁与埃尔热”(TINTIN AND HERGÉ)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在21年3月到10月时,与比利时埃尔热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一次大型“丁丁与埃尔热”回顾展。该展览是一个有分量、有诚意的展览,当然,也可以说是一个预算充足的展览。从展览面积、展品数量和展陈设计上都可以见出这一点。“丁丁与埃尔热”展览设置在上海当代博物馆的五楼,共划分了10个展厅,全方面的回顾了“丁丁”这个著名的漫画人物的成长历史和冒险历程。同时,展览还囊括了丁丁的创作者乔治·雷米(Georges Remi)(埃尔热为其笔名)的采访影像、文字笔记、其它创作和收藏品。但是,这不是一个传统的关于艺术家个人作品的展览,“丁丁”作为一个虚拟人物被创作出来后,他就已经从艺术家那里独立了出来。连载漫画的这一特点,在展览中也展现了出来。所以,这此展览可以称得上是对漫画题材作为一种艺术类别的严肃承认。这不仅在于它的展览空间是国内第一座公立的当代艺术博物馆,还在于展厅动线的设计和导览词的写作上。
本次展览大量展示了埃尔热的手稿,几乎几个重要时期出版的《丁丁历险记》的内容的手稿都有陈列,这是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一。的确,漫画成稿已经出版,并且价格低廉,在已故艺术家的回顾展中展示已印刷成册的书籍不合时宜。但本次展览中展出的手稿的重要性在于,公众的阅读习惯使得他们通常只会注意到漫画的故事是否有吸引力以及画面是否易读,而忽略漫画其实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题材,只能在艺术惯例积累到较为成熟的时刻才会出现。在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埃尔热如何构思人物形象以使其更符合故事发展情况,可以看到人物对话“气泡”里粘贴的台词,漫画这一媒介的综合性更好地被展现出来。甚至于,上色的过程也被保留了下来,印刷技术的改变和所谓“复古”的彩色漫画效果的产生过程也能展现在观者面前。

除此之外,本次展览还展出了埃尔热跟随印象派画家路易斯·凡·灵特学习的画作,可以看到这位漫画家对绘画创作是热爱而又小心翼翼的(他保密了自己对绘画的探索过程)。在这幅画的导览词中,并没有引导或暗示埃尔热在架上绘画上的天赋,以此来抬高其漫画地位。而是通过引用一本书籍中的话:“这位经验丰富的业余爱好者十分谦逊,毕竟是业余爱好,他很清楚自己的局限性,特别是要在两种表达方式上做出抉择:连环画或绘画……,两者不可兼得!”而展览墙上呼应般地贴上艺术家的自白:“连环画是我唯一的表达方式。我还有其它的表达方式吗?绘画?必须付出一生的努力。由于我只有一生,而且已经过了很长,我必须选择:绘画,或是丁丁,两者不可兼得!我不能成为一名星期天或者星期六下午的画家,这不可能!”我们即可知道展览的态度:漫画,是一种严肃的选择。

展览中还有大量埃尔热设计的海报和广告画,不过不容忽视的是他在一块石头上为虚构品牌“福罗-费纳牌”(Flor-Fina)设计的商标,即“基·奥斯克的标记”,一个连词符号,连接了东方世界。增加了本次展览的维度——埃尔热不是仅仅在绘画故事,更深处,他同样在表达那个时代艺术世界的关注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