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与爱欲》第8-12章
这几章讲述了歌尔德蒙离开修院出发流浪后经历的事情,包括陷入危险的爱情;遭遇生命威胁;面对死亡(举刀杀人);从乡村野外进入圣城并停止流浪开始了一段定居求艺的生活。这期间他看遍四季美景,历经风雪搓磨,尝过扼喉之痛杀人之惧…… 在日月黑白的更迭中完成了一次蜕变,精神气质已然不同。
因为我猜想一定有人此时会评价歌尔德蒙是“渣男”,我上午看着这几章后为此做了些分辩。彼时我想他表现出的纵欲和薄情虽是毫无羞耻心毫无责任感的,但他情感的流露朴素而真诚,他流连的女性都两情相悦,他投入爱情时无差别的拿出了真心且不吝欣赏,是出于对本心的追随。他即使学习了圣经教义并曾经一心想成为合格的神的仆人,在离开修院后依然不受天地束缚不被世人的喜恶左右,去做个多情的流浪汉,那么正是纳尔齐斯所说有“特殊天赋,丰富的灵魂,爱的能力”,是他原始生命力难以替换的底色罢了。可到了晚上我突然想到了弗洛伊德,霎时豁然开朗。
我感觉自己差点着相了。就好比听话听音看人看心这种意思吧,结合弗洛伊德分析心理学中提到的潜意识论,作者他不是在讲一个男子随心所欲始乱终弃的事,当然也不是男子忠于本心勇追自由的事,作者是给了我们一件情绪密码的翻译器,一把开解混沌思想的钥匙,一杯安慰惊恐迷茫的甜酒。歌尔德蒙代表的是一种意识的生长和流动形态,一种原始生命力冲破世俗枷锁后经过提炼呈现出来的纯粹而炙热的状态,一种遥不可及又心驰神往的境界。这里面有我们每个人情绪产生的因果,有我们曾萌芽过的企图和期待。而歌尔德蒙眼中难以忍受的凡人俗事也是我们某时某刻的映射:愚蠢,贪婪,无趣,枯燥,刻板,庸常,机械,粗鄙,懒惰,缺乏灵性,践踏美好,凡此种种,是我们某时某刻厌恶自己的隐秘内核。那些我们不自知或假装不自知的另一个自己藏在潜意识中,直到看见这些文字密码后被击中,倏尔现身,终于看到了一个清晰的诚实的赤裸的自己出现在镜子中。我们的一半在歌尔德蒙身上,另一半在凡夫俗子身上,矛盾的两方在我们身体里时而撕扯时而统一,也或者从未统一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