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范建伦 管理公司如同带兵打仗
原创 全球创新管理项目中心


环宇集团(南京)有限公司 副总裁
上海交通大学全球创新管理58班 班委
范建伦今年45岁,在职场上正是当打之年。他现在的职位是环宇集团(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这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安装施工、试验维护和租赁保运于一体,提供“一站式”电力服务的综合型企业。这家公司是高低压成套电气设备、电力变压器、电力自动化和智能电网设备的专业生产厂家,同时也是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企业。令人钦佩的是,范建伦从一名产线工人干起,为这家公司效力了23年,如无意外地话,他将会一直在此工作到功成身退。 2005年播出的电视剧《亮剑》被范建伦认为是深刻影响了自己的一部文艺作品。该剧讲述了军人李云龙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而范建伦从车间工人到企业副总的发展道路,就如同一个小兵一步步走向革命将领的成长史。“我觉得管理公司就像是带兵打仗,这两者真的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范建伦说。在过去的23年里,他在环宇集团内部的多个岗位上流转,从车间工人到厂长助理,从公司董事、采购部长,到副总经理、副总裁,其中付出的艰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电力行业是个很辛苦的行业,时常需要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去抢险救灾,比如有一次长江发大水,我们带着电力设备去一线抗洪。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工作和节假日之分,事情一来说走就走。”
范建伦讲话很有军人风范,总是直奔主题、言简意赅。言及挫败感,他说自己两次身体健康问题,这让他格外珍惜身体健康;在谈到2022年的个人目标时,他说个人目标是与企业目标绑定的;在被问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时,他提到了公司里的一位前辈;只有谈及“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时,他难得地流露出了“李云龙”温情的一面——下班回家,做上几个小菜与家人分享——那是什么都无法取代的愉悦。

以下文字来自范建伦自述。
我的老家温州乐清是“中国电器之都”,我们从小耳濡目染,对电器行业很有亲切感。1999年参加工作之后,我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电力行业。温州有很多民营企业,环宇集团是其中很有特色的一个企业,1989年建厂,我是1999年进去工作的。我发现它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和很多民营企业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只要你足够努力和优秀,就会有很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我就是从一名普通工人慢慢成长起来的。 一开始我是在车间产线,从事低压电器装配试验等工作,在一线学习锻炼基础知识。1999年,我受公司委派到国家高压电器试验站(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学习,为我后来深度从事行业内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同年,公司收购了杭州松都开关厂,我被任命为厂长助理,协助厂长参与生产制造、采购管理、技术、销售等方方面面的经营活动,在此期间由于国家许可证制度改成了3C强制认证,我负责3C认证的工作,在我的带领下公司的产品全部通过了认证。 环宇集团在全国有三大基地,包括上海研发中心、浙江温州电器元件生产机地、南京智能输配电设备生产基地,所以员工有很多内部流转的机会:我在温州的公司做过采购部长、副总经理;后来又全程参与了南京公司的筹建等工作,任公司董事、副总裁,负责生产制造。从2016年开始,由我来整体负责南京公司的经营。当时电力行业的竞争可以用白热化来形容,起点低、要求高,企业的能力和优劣差别非常大,低价恶性竞争现象严重。于是我带领团队做了一些经营方面的调整,其中之一就是和国际上的行业龙头企业(如ABB、西门子、施耐德等)建立技术合作,结合国家电网向智能化发展的策略,我们开发了智能配电等产品,效果很不错。现在公司主要的服务对像有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五大发电集团等;涉及的行业有风力发电光伏清洁能源、大型场馆云数据中心、石油化工轨道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我们准备把整个企业的经营侧重点从传统模式往数字化转型。随着国家关于“物联网”建设的推进,电力设备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说实话,电力这行其实挺苦的,休息跟工作的区分不是特别大,节假日、晚上都有可能去抢修,遇到雪灾、水灾这种极端天气,我们的人员、设施都要去前线参与。现在的孩子都不愿意上一线工作,我想要培养一些优秀的年轻人,非常困难,90、00后都不愿意进工厂一线锻炼。但这个行业对专业技术要求很高,如果你专业技能不扎实,很难在行业立足,这也是我目前的一个困扰。 在电力行业这么多年,现在回想起来,我经历过两个最难的阶段。一个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公司那个时候刚扩大产能,结果金融危机就来了。另外一个就是现阶段的新冠疫情,要知道,我们的客户不光在国内,还有国外的,去年我们的外贸业务就做了一单,在柬埔寨。此外,中美贸易战对我们的影响也很大,这几年原材料(有色金属)行情不稳定,我们的制造成本的可控性受到了很大牛挑战,因为我们的项目预算都是竞标提前制定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了,就会导致我们最终的收益下降,这次的俄乌战争也造成了原材料价格的波动。还有就是芯片交付的问题,对我们的行业直接影响。 事业上,我个人倒是没有遭遇过特别大的挫败感。但是经历过两次健康原因,这让我对健康特别重视。所以我也很能理解我们交大班上一些非常热衷于长跑的同学,人到中年可能会遭遇某种危机感,同时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说到交大,我在这里有很大收获颇丰,通过交大学习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平时和不同行业同学交流心德经验,课上我经常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希望今后教授们能有更多深入的案例分析,按排一些沙盘推演,以及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如果您也对此类课程感兴趣,欢迎参加我们的公开体验课,点击“免费体验”报名,试听名额有限,报名请从速!

第60期即将起航——
· 全球视野 深耕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