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麻烦来二两毛片~~
前天终于把返修了两次的西数640G硬盘拿回了家,事情前前后后折腾了一个多月,如今身心都已麻木了。记得当时在维修部取盘做检测时,旁边一哥们问说我电脑出啥问题了,我说硬盘坏了,他又问那你觉得西数的盘咋样,我说不行啊但又能咋样,还不是得要用,硬盘不就那三个牌子?那哥们比我屌,维修部一句话说他坏的是CPU,我当时就建议他去买彩票了。
回来后忐忑地把盘装上,PQ后就#110了,磁盘分区表错误,当然我不能打110求助,于是只好又老老实实地跑售后,维修部的哥们倒腾了半天,得出的结论是PQ对640G及以上(注意这个“及”字,精屁~)容量硬盘的兼容性不好,不容易认盘,即便分好区了能用了回过头进PQ也还会分区表错误,丫还培训过了说现在这种情况很多。于是我不禁怀疑一年多以前他们给我装机时是用的什么神作级别的软件给我分的区。
解决办法就是每次要重装必须先用直装盘格式化C盘,然后系统要直装要Ghost随你便,维修部的哥们还很有爱地送给我一张直装的系统刻录盘,让我深深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于是第二次回来后顺利装上系统,却发现不能做镜像……然后硬盘贱货,哦不,间或会出现死机——类似于它第一次崩盘前的症状。
以前我一直教导别人,硬件有价,数据无价,我一直教导别人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结果我把鸡蛋放在两个篮子里,两个篮子都崩了。说实在的,现在实在是有心理阴影了。这不,昨儿个又入手了一块1TB的救急(你别说,现在这硬盘真是烂便宜,这点倒是真的),把重要!的数据都导了回来,但还是没有安全感,打算过几天再入手一块移动硬盘再备份一份——求心理治疗~~
下面将使用蒙太奇手法。
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那时候很多人还不知道电信和供电是两个网络,所以发现停电了居然还能打电话,这事真神奇。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那时候谁能有部大哥大砖头机,那感觉别提有多酷了。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郑渊洁开始借他的杂志推销电脑,号称486只卖486,后来才发现不过是学习机披了件马甲而已。
当然,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同学间很流行BP机(当时一直以为是BB机,我真XE),很多人把提示音调得很响,然后收到提示后就在众目睽睽下得瑟地去回电话,我们这些只能看着的人那感觉是超羡慕超崇拜。
我现在开始怀念BP机这种东西的好了。
前阵子微软的CIO(我:请问这个I是啥意思?众:自己百度!)Tony桑说,5-10年内,微软内部的应用软件有85%到90%会移到云端。“云”的概念已经被热炒了一年多,热度不亚于当年的纳米炒饭,而且“云”的趋势在很多年前就有专家在书中预见过。但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云”感觉那样美好(纯技术性探讨,我的朋友不要八卦到其它方面去了- -),至少在云端存储数据这块,我就觉得很有必要很有市场钱途大大的。最近国内很多像金山快盘这样的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从产品目前有限的容量来看,还看不清其定位是否更偏向于数据的传输和共享,但我希望数据存储能成为这类产品的一个发展方向——而只要价格合理且安全性有保障,我想我会很乐意投入它们的怀抱。如果说云计算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团结就是力量的话,云端存储则将最大化地分担风险,帮我把鸡蛋放进无数个篮子里,想想都觉得很美好很有安全感。
而到那一天,我就可以潇洒地拿出我的BP机,打电话给服务端说,麻烦把我那二两毛片拷给我,谢谢。
回来后忐忑地把盘装上,PQ后就#110了,磁盘分区表错误,当然我不能打110求助,于是只好又老老实实地跑售后,维修部的哥们倒腾了半天,得出的结论是PQ对640G及以上(注意这个“及”字,精屁~)容量硬盘的兼容性不好,不容易认盘,即便分好区了能用了回过头进PQ也还会分区表错误,丫还培训过了说现在这种情况很多。于是我不禁怀疑一年多以前他们给我装机时是用的什么神作级别的软件给我分的区。
解决办法就是每次要重装必须先用直装盘格式化C盘,然后系统要直装要Ghost随你便,维修部的哥们还很有爱地送给我一张直装的系统刻录盘,让我深深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于是第二次回来后顺利装上系统,却发现不能做镜像……然后硬盘贱货,哦不,间或会出现死机——类似于它第一次崩盘前的症状。
以前我一直教导别人,硬件有价,数据无价,我一直教导别人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结果我把鸡蛋放在两个篮子里,两个篮子都崩了。说实在的,现在实在是有心理阴影了。这不,昨儿个又入手了一块1TB的救急(你别说,现在这硬盘真是烂便宜,这点倒是真的),把重要!的数据都导了回来,但还是没有安全感,打算过几天再入手一块移动硬盘再备份一份——求心理治疗~~
下面将使用蒙太奇手法。
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那时候很多人还不知道电信和供电是两个网络,所以发现停电了居然还能打电话,这事真神奇。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那时候谁能有部大哥大砖头机,那感觉别提有多酷了。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郑渊洁开始借他的杂志推销电脑,号称486只卖486,后来才发现不过是学习机披了件马甲而已。
当然,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同学间很流行BP机(当时一直以为是BB机,我真XE),很多人把提示音调得很响,然后收到提示后就在众目睽睽下得瑟地去回电话,我们这些只能看着的人那感觉是超羡慕超崇拜。
我现在开始怀念BP机这种东西的好了。
前阵子微软的CIO(我:请问这个I是啥意思?众:自己百度!)Tony桑说,5-10年内,微软内部的应用软件有85%到90%会移到云端。“云”的概念已经被热炒了一年多,热度不亚于当年的纳米炒饭,而且“云”的趋势在很多年前就有专家在书中预见过。但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云”感觉那样美好(纯技术性探讨,我的朋友不要八卦到其它方面去了- -),至少在云端存储数据这块,我就觉得很有必要很有市场钱途大大的。最近国内很多像金山快盘这样的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从产品目前有限的容量来看,还看不清其定位是否更偏向于数据的传输和共享,但我希望数据存储能成为这类产品的一个发展方向——而只要价格合理且安全性有保障,我想我会很乐意投入它们的怀抱。如果说云计算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团结就是力量的话,云端存储则将最大化地分担风险,帮我把鸡蛋放进无数个篮子里,想想都觉得很美好很有安全感。
而到那一天,我就可以潇洒地拿出我的BP机,打电话给服务端说,麻烦把我那二两毛片拷给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