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由---被奴役的心灵
复旦大学哲学教授陈果有一堂课讲的是自由,分享了一个例子让我颇有感触。说的是她的一个朋友,翘课出去打游戏,他觉得坐在教室里不快乐,但被问到去打游戏时的感受时,他回想起来也没觉得那么快乐,倒是逃课的路上倍感轻松。
打游戏快不快乐只有他自己知道。但这个场景我非常熟悉。从小到大在家庭、学校管束下成长为一个不会越矩半步的乖乖女,也会经常渴望自由,渴望无拘无束。用叛逆的方式去挣扎出一片自由来之后,却不觉得那么快乐。
真正的自由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比如上学,如果是被家长强制要求的,到了学校要受到各种规矩约束,被迫地坐在教室里度过一个又一个45分钟,当然觉得不自由。但假设是另外一种情形呢?作为本身就渴求知识渴望进步的人,常年只能趴在窗口那偷偷听教室里的老师讲课,突然有一天被允许坐在教室里的课桌上,这种心情还是如上说的那么约束不快吗?
所以我想,自由不应该拘泥于外在的形式。身体的自由当然无疑是重要的,可是我们大多时候强调了身体的自由却忽略了心灵的自由。
想要获得心灵的自由,当然要知道自己的心灵所期望的。这一定不是别人所期望的告诉了你,你便误以为是自己需要的。比如我的朋友热衷于逛街,我被她的热忱感染,误以为逛街是普天之下女孩都喜爱的,于是当自己也会把逛街当作休闲放松的方式。过了很久,我才发现逛街真的不会让我感到快乐。反过来,当我在村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地沉浸于手工、阅读等事情的时候,朋友问我是否会枯燥无聊孤单寂寞,我的回答是好像不会。
大约十年前,有一个姐姐告诉我说,一定要知道自己要什么。
当时的我多么稚嫩,怎么会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呢?金钱,爱情,事业,地位,这些金光灿灿的字眼都预示着人类共同的欲望啊。
直到有一天,我把所有的力气都用来赚钱存钱,花钱开始不会让我感到快乐。
为了赚钱为了工作,我和老公常年两地分居。我们总是把自己置身于同事、亲戚的比较列表里,稍有落后就会感到焦虑。诸如此类。
我才知道,心早就被欲望和虚荣奴役了,它被关了起来。心灵的不自由导致了自己时常感受到压抑无助不知所从。谁也不能将它释放出来,除了自己。可是大多时候连自己也听不到它的呼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