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捷智部•敏悟卷•0681明成祖•龟驼碑


译文
明成祖朱棣为亲爹朱元璋在钟山上立了一面功德碑。这个功德碑做的,那叫一个漂亮。但是驼碑的神兽太高了,碑立不上去。
有一天朱棣梦到一个神人,告诉他:“想将功德碑竖起来就得做到神兽看不见人,人也看不见神兽。”
朱棣睡醒以后反复推敲,终于想明白了。
他让人用泥土先将神兽埋起来,然后在将碑立上去。等施工完毕以后再将泥土清除干净。于是没费什么劲就将碑立好了。
原文
成祖勒高皇帝功德碑于钟山。碑既钜丽非常,而龟趺太高,无策致之。
一日梦有神人告之曰:“欲竖此碑,当令龟不见人,人不见龟。”
既寤,思而得之。
遂令人筑土与龟背平,而辇碑其上,既定而去土,遂不劳力而毕。
补
成祖,即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但是成祖这个庙号并不是他最初的庙号,他最初的庙号是太宗。但是嘉靖 时期的“大礼议”事件,把朱棣从太宗改成了成祖。有一说一,祖的档次应该是较宗高的,但是估计朱棣要是知道的话,应该能从棺材里面爬出来杀人。
高皇帝,即明太祖朱元璋。这高皇帝是谥号,这明太祖是庙号。不太清楚为什么同一句话里对朱棣用了庙号,对朱元璋却用了谥号。冯梦龙在在《智囊》中对朱棣也称过“文皇”,用的就是谥号。
龟趺(fu,一声,夫),就是赑(bi,四声,必)屃(xi,四声,戏),传说中赑屃是龙生的九子之一。主要作用就是做碑座,就是我们俗称的“神龟驼碑”。我人生中见到这玩意最多的地方应该是在曲阜。
感
这里讲了庙号和谥号,展开说一下。
所谓庙号就是那些“祖”啊“宗”啊的,诸如“唐太宗”。在汉代的时候,并不是每个皇帝都能混上庙号,只有业绩特别出众的皇帝才配得上庙号,最典型的就是“汉景帝”没有庙号。
但是后来,大家都有庙号了。
所谓谥号,就是死了以后的“盖棺定论”,这玩意大家都有。
前面说的“汉景帝”,他的谥号就是“孝景”(汉朝的皇帝的谥号里几乎都有“孝”)。“唐太宗”的谥号就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简称的话也可以称“文皇帝”。(咱就说李世民谥号里面有个孝总感觉怪怪的。)因为谥号的字数太多,所以就称庙号了。
明清时期,皇帝们不爱改年号,我们一般就称年号。诸如我上面提到的“嘉靖帝”,嘉靖帝的庙号是世宗,谥号太长不提了。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zhinangzhin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