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想不活在别人的看法里,其困难程度可比火星撞地球,所以这样的人物只存在于小说里,只能放在人的希冀中。
我上一次这样紧张的反思自己还是在上一次😄,在什么时候呢?好像是我上大学时候的某一天深夜,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睡不着觉,身边躺着心爱的男孩正呼呼睡得香,各种奇思妙想涌上心头,那种憧憬和希望。有时候好像发发呆挺有用的,可以好好听一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被现实里浮躁的情绪和无理的物质所影响,也有可能是看了《月亮与六便士》才有的思考。如果这件事情,我去做了,却要隐藏我内心真实的欲望,那我还会做吗?做可能也做了,却也会像斯特里克兰那样内心痛苦,可是这会不会也是他到中年才选择离开的原因呢?如果放在现实社会里,这应该是一个极有说服力的理由。
最近有一个进步的地方,发呆的时候心里的想法和思绪又多了起来,真是一件好事,希望每次有灵感的时候能及时记下来。
来自 豆瓣App
© 本文版权归 👾奶油米Naommi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