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 汤姆甘宁论早期“吸引力电影”-课堂笔记
Tom Gunning, "The Cinema of Attraction[S]: Early Film, Its Spectator and the Avant-Grade"首次发表于1986年的Wide Angle 8.3-4( P63-70)
电影作为一种叙事媒介,有关它的早期电影史,就跟整体的电影史一样,被人们以叙事电影为主导进行了书写和理论处理,可是汤姆甘宁敏锐地认识到1906年是实况电影(Acutality film)与叙事电影的一个重要分界。在1906年之前早期的电影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正是对于视觉特性的操控(making images seen),也就是电影的呈现和展示功能,而这一“吸引力”的异质特性,还对20初期先锋派电影带来了启发。
"吸引力(Attractions)"一词来源于爱森斯坦(Eisenstein, 战舰波将金号的导演),他试图去找寻具有”印象单位“(unit of impression)的新戏剧模式,通过”吸引力蒙太奇“给观众带来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冲击,让观众不用完全沉迷于"幻觉叙述"中。而爱森斯坦的这一概念,是为了强调先锋电影事件与早期电影所共享的众关系:that of exhibitionist confrontation rather than diegetic absorption 赤裸裸地碰撞,而不是沉迷于故事世界。
首先需要了解下1906年之前的早期电影情况。 《工厂大门》(1895) 和《火车进站》(1895)为代表的卢米埃尔,通过游记片和时事片,“把世界置于人们眼前”。这种卢米埃尔模式,并没有随着活动摄影Cinematographe从电影制作中的退场而消失。与此同时,即使是在非实况电影中也有,与传统叙事不同,重视舞台效果(stage effects)、戏法(tricks)的“梅里爱传统”。甘宁认为卢米埃尔和梅里爱等早期电影人的作品中,有着“吸引力电影”的特质,而这个特质就是,有能力呈显某些事物(its ability to show something)。比如说梅里爱传统的戏法片,本身就是像模式杂耍表演一样的一系列展示,而不是一种叙事连贯的简单短剧。早期电影中,大多没有情节,只是一些列串在一起的场面变化,不具备关联性,也没有人物塑造。-->举例《The Great Train Robbery》(1903), 其中大多是不连续场面串联在一起,所谓电影的‘shot'手法才初露头角。
”吸引力电影“最核心的展露性(exhibitionist 有露阴癖的意思,但在这里主要是指出风头展示自己的特质),主要表现在与观众建立的不同关系,其标志就是演员不断地直视摄像机。这个举动后来被批判是破坏了电影特意营造的现实感。而早期电影却着重展露着它的视觉特性,意欲撕破一个自闭的虚构世界,尽可能抓住观众的吸引力。
早期电影的放映模式,也反映出当时对在银幕上创造一个自足的叙事世界漠不关心。像Hale's Tours这样的连锁剧场,不仅像其他放映剧院一样,会重新剪辑购买的影片,并提供一系列银幕外补充,比如生效和口头评论,而且他们还将剧场安排成火车车厢,有列车长,还有模仿车轮的咔咔声和风闸的咻咻声。这种观影体验,突出了类似露天演艺场地的吸引力,也与大型游乐园的兴起有关联。而汤姆甘宁在世纪之交之际-1986年重新关注”吸引力“,重新追溯早期电影的根源,正是基于这种被人们忘记已久的观影传统。(70年代开始,杜比降噪,环绕音,全景音等电影剧场的全面升级)

众所周知,19世纪末是技术新文明的时期,人们去看的不是电影,而是看被展示的机器,一种新的技术。吸引力电影直接诉诸观众的注意力,通过令人兴奋的奇观--一个独特的事件,激起生理上的冲击,视觉上的好奇心,提供快感。因此甘宁推测,”The attraction to be displayed may also be of a cinematic nature“(被展示的吸引力,也可能是电影的本质)。慢动作、回放、多重曝光等电影手法,强化了电影的新奇性,而杂耍表演、奇闻轶事的叙场景也是显示出直接刺激和强烈震撼凌驾于叙事之上。
即使1910-1913电影开始真正叙事化(故事片feature films出现)之后,杂耍形式在某种意义仍然存活于20世纪的电影院中,吸引力法则仍然是流行电影之作的一个基本成分,不仅如此还对追求刺激和解放的先锋运动产生影响。而甘宁之所以又重新回溯早期吸引力电影,其目的也正是在于解释先锋运动的实践与早期新引力电影的关联性。
"吸引力(Attractions)"一词来源于爱森斯坦(Eisenstein, 战舰波将金号的导演),他试图去找寻具有”印象单位“(unit of impression)的新戏剧模式,通过”吸引力蒙太奇“(1923的概念)给观众带来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冲击,让观众不用完全沉迷于"幻觉叙述"中。而爱森斯坦的这一概念,是为了强调先锋电影事件与早期电影所共享的众关系:that of exhibitionist confrontation rather than diegetic absorption 赤裸裸地碰撞,而不是沉迷于故事世界。而这种观众模式,对于爱森斯坦和马里内蒂来说,都是一种革命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