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马佐夫们
费多尔被自己的私生子谋杀了,但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自己的大儿子的德里米卡。
德里米卡性格暴躁,放荡不羁,但他又是正直、充满骄傲,追求荣誉的,头脑简单又胡作非为的德里米卡会一下子同时洞察人性中无限向上和向下的深渊。 他就是人群中最普通的那一类,也最容易获得人们的普遍的同情。
费多尔不是一个合格父亲,甚至连父亲这一称号都配不上。但费多尔却有三个儿子,还有一个和路边疯女人所生的私生子,对于三个儿子,从小不管不顾,或交给仆人或送到亲戚家里。他聪明而狡诈,骗取前两任妻子的感情,更骗取了大额的嫁妆。他爱钱,虚荣,爱女人的美貌,贪图世间所有的享乐,但毫无付出之责任,一味索求。哪怕全世界着了火,只要他一人好就行。
妻子过世留下大额遗产,他据为己有,视儿子如仇敌,跟儿子争夺情人。年轻时为了谋生时的低声下气和逢迎拍马的性格不见了,留下来的只有好嘲笑的、恶毒的犬儒主义和色情狂,精神方面的一切早已消磨殆尽。但对于生活的享受的渴望却十分强烈,结果除了情欲的享乐,他看不见生活的其他目的。
费多尔身上所代表的大概是书中所说的卡拉马佐夫式下流的欲望。二儿子伊凡对阿廖沙讲述了他所创作的诗剧《宗教大法官》后,他说:“有那么一种力量,它什么都受得了!”那种力量就是卡拉马佐夫式下流的力量。没有精神,如同行尸走肉般享受物质的虚荣。
伊凡是一个受到良好的教育的、有修养的杰出青年,他毫无保留,完全坦率,坦率又富有理性地质疑上帝,他所创作的诗剧《宗教大法官》讲述的是耶稣离去15个世纪后再度降临人间,这时人们的信仰已被宗教大法官安排得很好了。
天国的路,天国的面包,代价都太大了,简直没有什么东西比耶稣给人们的自由更难以忍受了,多如海沙的人们都太软弱了。于是宗教大法官扯着耶稣的旗帜,但顺从了魔鬼的召唤,获得了权柄和面包。因为他实在太体恤人们的软弱了。 人们依旧过着罪恶和软弱的生活,靠着上帝代言人的饶恕,人们过着没有良心谴责的幸福生活,并且相信自己死后也能升入天国。
这时耶稣再度降临,但在宗教大法官看来,简直就是该死啊。15个世纪煎熬与重建,再度出现简直就是阻碍人类的幸福。 当初,耶稣拒绝了魔鬼的面包,拒绝了魔鬼的神迹,拒绝了魔鬼的权威。祂只想要人们对祂完全自由的爱,却毫不体恤人们需要面包,需要奇迹,需要权威。这不是该死是什么呀?
大法官滔滔不绝讨伐完耶稣后,准备对其处以极刑,但他仍期待着耶稣的驳斥,或者随便说点什么都好。但是耶稣什么也没有说,而是起身轻轻吻了大法官。大法官大受震惊,让耶稣走了,并且永远也别再来。然而即便如此,大法官对于上帝的论断没有变。
伊凡除了这个诗剧外,他还有一个自己的影子创作的关于天堂的传说。说的是一个哲学家、思想家生前否定一切,包括法律、良心、信仰,尤其否定身后生命。他死了,他认为从此进入黑暗和寂灭,不料出现在他面前的却是身后生命。他大为惊讶又愤慨,他被罚判在黑暗中走一百万的四次方公里,什么时候走够了,天堂之门就向他敞开并宽恕一切。
他站着瞧了一会,便躺倒地上说:“我不愿意走,我坚持原则,所以不走。”
他几乎躺了一千年,后来站起来开始走了。在影子向他讲述时,伊万大笑:“这简直就是笨驴,这得走上不止十亿年吧?”但他开始走,走啊走,走得地球经历十亿次反复变迁,走得日月星辰周而复始,终于走到了。
天堂之门刚为他打开,他跨了进去,还没待上两秒钟,他就赞叹道这两秒内别说一百万的四次方里,哪怕是一百万的四次方乘一百万的四次方也走完了。
伊凡对上帝充满质疑,同时上帝也深深根植于他心中。他的理性有多强大,内心所受的折磨与拷问就多痛。
最让人羡慕的是阿廖沙,天生就懂爱,对人充满包容的爱,宽厚的爱,只要在他身边,你就能感受到这般温暖的爱,谁能不爱阿廖沙呢?只要懂爱,就是上帝的人了啊。
但不管是书里,还是现实生活,阿廖沙都太少了。现在,人们喜欢称这类人为圣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