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鲸云|无线充电的原理是什么?你真的了解无线充电吗?
简单来看,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非物理接触的电能传输方式,对于充电器的位置没有限制,使用时只需将移动设备放置在充电板上即可完成充电。
当前,无线充电作为一种便携式的充电方式,已被应用到了生活中的诸多领域,适用范围主要包括各种小功率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电动牙刷、手环、电子手表、电子眼镜等。
在公共区域,无线充电技术还常被用来提供公益性或租赁式充电服务,并将成为未来生活中重要的应用场景,例如让电动汽车摆脱粗重的充电线缆,实现随时随地充电。
随着充电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通过磁共振、电场耦合、无线电波传输等方式也可以实现无线充电。
“电磁感应式是目前发展最为成熟、可以大规模普及的一种方式,它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而且已经实现了商业化和产业化。”华东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上海市多维度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李庆利教授介绍说,这种方式采用的电磁波频率较低,远场区域仅存在少量电磁波,因而对其他设备不会造成太大的电磁干扰。但是,这种方式的充电效率较低,较难满足大功率电器的充电需求。
此外,磁共振无线充电方式具备传输距离远、可以一对多无线充电等优点,适合未来在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公共场所无线充电热点布置等应用场景中推广使用,但是技术发展还不够成熟。同时,无线电波式、电场耦合式的无线充电技术在未来的产业化应用场景,也需要进一步探索。

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发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