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有的夜所有的梦里
陷入了自己最讨厌的情绪旋涡状态。
其实也不是第一次面对这种状态,但没想到涨了岁数没长经验。想要调节的时候还是和过去幼稚的自己一样,无所适从,反复拉扯。
真是够了。难道还是要回归认知层面进行自己解读?要不然我自以为的成熟心理在情绪旋涡前面怎么如此不值一提啊。
没错又浪费了时间在视奸这件事上面。每次做完就后悔的事情。动机心理,行为模式,成本核算,结果可能性,全都分析过了,基本结论就是,这就是一个从对认知、生理到情绪都毫无价值的行为。可是为什么要做呢?难道是人类基因里带有犯贱这一片段??
看过一些文章分析说,根据调查数据,更喜欢在社交平台上展示的人也更倾向于从社交平台上进行互相比较。所以视奸行为回归到个体本身上来说,视奸的行为者并不是多关心被视奸的对象,而只是想通过与之所展示的生活进行对比。
尽管心底真实想百分之一百否认这个结论。最讨厌被别人拿来比较也不想和任何人进行对比。但抵不过宇宙世界的达尔文理论。物竞天择是自然环境比较选择物种的模式,优胜劣汰是人类社会的筛选机制。一个不断滚滚向前的历史机器需要在比较中挑选出最适合的机器零件来保持向前的效率。我作为一个片段怎么能逆流呢。
既然能接受高考的比较和选择,接受职场的比较和选择,为什么不能接受恋爱市场上的比较和选择呢?
等一下,打住。噢漩涡果然把我绕回去了。所以我一直都是认可这个规则的哦。要不然视奸这一行为从何而来呢?诶,那我是做了个寂寞的动机心理分析嘛。果然自以为是的成熟在情绪旋涡面前就是不值一提哦!(前后呼应了嘛这是。。。)
饱暖思淫欲啊。还是因为工作太不饱和,生活太清闲,所以才会把重心移至情爱以致浪费那么多时间。一直就是没有认真地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一直自知有感地在被一叶障目,盲人摸象。
普通人的悲哀。也正因此,感叹完还是只能成为一个普通人吧。
分手前有一天晚上,又是在郁闷不知所措的情绪里患得患失的时候,看了bbc关于阿富汗的新闻报道。有那么一瞬间好像觉醒一样,觉得自己格局怎么那么小。千里之外的人为生存而担忧,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伤口需要人类的注意,我却只关心今天对象没有给我发几条信息。
但是过了这么一段时间,新闻的焦点去到了乌克兰,最近几天却总感到疲倦,一打开新闻和社媒,铺天盖地都是乌克兰和俄罗斯的讨论,人们关心远方的哭声,却只停留在口头上,这真的有意义吗?”面对世界病态,每日变化怎去猜,情绪没处摆,陷进战斗状态,但内里却以崩坏。”身边生活一团糟的时候,把矛盾焦点转移到远方,把对远方的积极讨论当作充实生活与大脑的一种方式,但其实既解决不了远方的哭声,也处理不好身边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悲哀。在这种情况下,每天刷新闻是不是也算是一种“视奸”呢?
思维发散到这里,我好像又从看新闻这一行为为自己的视奸的行为找到了最合适的解释。
那就是连结。这变成了一种连结。在我和他已经没关系的时空里,在我和他们其实都没什么关系的世界上,我通过这一行为,去了解、分析和推测他们的动态、生活、想法和未来。我通过自己的大脑活动把自己和他、和他们连接起来,仿佛我们都是一个共同体。看他的听歌记录观影记录点赞记录,然后思考和发散再给自己挑选,或者只是从蛛丝马迹里寻找我们这些行为里重叠的部分,好像这样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获得同样的体验与感受来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对生活的共享。看战事的推进、专家的评论、军事行动与经济政治甚至生态环境的联动性影响,去思考远方的哭声会被怎样的蝴蝶煽动近邻的翅膀,去听大陆另一端雪落下的声音,为之呐喊或沉默。这样雪飘来的时候,大陆这端不会是余下的只有噪音。这是我纵容自己浪费时间的意义。
但不是所有连结都有结果。“共享”某种程度只有我一个人孤独的进行,思考与呐喊也并不一定让我能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这个世界。我要承担我纵容自己的后果。
昨晚又梦见你啦。所以今天又有那么多废话倾吐了。幻想起一起生活,是在每一个夕阳西下的时候牵手或者是在江畔月光里接吻的样子。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看到她在听你的歌,不知道是不是你们在一起听。幻想是最大的毒药。救人也伤人。但除了幻想一无所有的时候。也只能不辨真伪地,伤害自己也拯救自己了。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在我所有的夜所有的梦里。遑论国事天下事。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