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寺壁画
周末出游计划继续推进,这个周末来到了位于京西的法海禅寺。去的路上小博士问我这个法海和白娘子传说中的法海和尚有什么关系,搜索了一下发现并没有关系,这所寺是英宗时期一位大太监牵头,由工部建造的禅寺,寺内最著名的就是保存完好的十幅明代壁画。
壁画极其珍贵,看一眼少一眼,为了保护文物,由讲解员每天带几批游客进大雄宝殿里观看真迹,一批人次不到二十人,参观名额要提前预约(抢)。殿里不准录音录像拍照,也没有灯光,每个人发一支白色小手电,讲解员的手电功率大很多,黄白色的光线一打,殿里凝固的时间如同琥珀般被照亮,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屏住了呼吸,像是怕惊动了什么沉睡于此的生物凝重的脉搏。
寺里的画有十幅,很多都是两两对应的,我对佛教了解不多,能直观感受到的是画面排布的精巧、人物表情的传神、珠宝衣饰的精美、动物花鸟的逼真。作为明代的画作,画工的精湛是连现代人都要感叹巧夺天工的程度。在平面的墙壁上靠线条和明暗体现出动物毛发的蓬松感是小菜一碟,那沥粉堆金的特殊工艺勾勒出的线条轮廓闪着精巧至极的金光。人物飘飞的衣袂上闪着隐隐的金色压花,水月观音身披一条薄如蝉翼的白色轻纱,细看这近乎透明的轻纱居然是由无数朵白色小花连缀而成,纹理细腻的肌肤透纱而出,似乎你轻轻一呼气,这袭由万千花朵织就的轻纱便会随风飘起。真不愧是佛教珍品,比起其他以奢华精细著称的艺术品,贵气雍容都用在细微要紧处,价值连城的黄金被嵌在轮廓、压在衣下,精湛无匹的画工用在一条近乎透明、不仔细看简直要被忽略过去的轻纱上,这种精致到骨子里的随意和从容,让这画也有了别具一格的飘逸和神性。
除了壁画之外,法源寺本身也挺有意思,寺建在翠微山的阳面,依山而建,每一处宫殿之间的落差都很大,从进门就开始爬石阶,爬到最高处的藏经阁,可以俯瞰到夕阳下的首钢园,碧树四合,群鸟盘旋,令人神清气爽。山下的模式口大街也很有意思,很典型的仿古街道,但街边不少卖菜的,看价格非常令人心动,给这里平添了不少生活气息。排队一小时,吃到了被同事鼎力推荐的法海寺炸糕王,外层糯米里面是豆沙馅,典型的糖油混合物的味道,激起印在基因里的远古的快乐。附近还有几个景点,去逛了田义墓,钻了两个地下墓穴,湿湿冷冷,令人头皮发麻。
本来预期今天天气不错,没想到下午三四点钟天突然阴了起来,本来打算去爬山的计划不得不搁浅。这附近似乎还有个小寺庙,建筑挺有特点,是四面围墙里面又围了一层墙,在古时候就没有香火,不对外开放。看介绍说可能是明代的情报机构,伪装成寺庙的样子,心说这不是跟很多古装小说和剧里流行的“独立于皇帝的刑侦机构”的嘛,譬如“三法司”“劈柴院”之类的,心里的大戏已经拉开大幕了,譬如“帅气方丈爱上落难公主”之类的,等天气暖和了一定要再来一趟看看究竟是什么情况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