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灭之刃。温柔让人绝处逢生。
本来不打算写,想着自己在心里叨叨就算了,也没有什么内容,都是情绪化的感叹,但看到有人说它是部烂番,又觉得喜欢就应该大声说出来,喜欢肯定是比不喜欢更言之凿凿的。
一直看到十多集的蜘蛛山杀鬼,这部作品才在我心里排上热血漫的前三。在这之前,我认为它是值得一看的作品,但也仅此而已,没有必要多么用心去感悟。
鬼的世界也分三六九等,以能力区分,弱小的鬼会被强大的鬼压迫欺凌,被指使着去做各种事情,且鬼再弱小也是长生不老的,它们苦涩的一生没有尽头,只能无穷尽地忍受暴力。蜘蛛山上的情形就是如此,弱小的鬼依照命令将去到山上的人类尽数杀掉,满手鲜血,一身杀孽。它们本就是一群凶手,被杀是正义,是大快人心的事。但炭治郎挥刀砍下的瞬间,看到了那只弱小的鬼日日夜夜被压迫欺凌而绝望心死期待被杀的模样时,半道改了刀法,将凌厉的一击生生停下,改为柔和的一刀,招式的名称是“干天的慈雨”。
“干天的慈雨”,是何等强大的温柔。
足以让我对它刮目相看。我从来没有在热血动漫中看过这样的温柔。虽然和场景不甚匹配,但我的脑子里的确循坏播放着那句话:宽恕是最大的权力,在这个语境之中,炭治郎是站在权力巅峰的人,因此他才会成为这部作品的主角吧,一个用血与泪写就的故事,必定充满怨恨与绝望,也必定要用世间最强大的温柔才能将故事稳稳托起,轻轻放下。
鬼灭之刃第一季的主题曲叫红莲华,是一首如朝阳一样热烈有气势的积极向上的火一般的歌,和这部动漫很相配,鬼杀队就是用阳光的力量对抗恶鬼,离太阳最近的吸收了最多阳光的矿石打造的日轮刀是他们的武器,阳光般炙热且生生不息的队员是他们的基石。
而在拼死一战的瞬间终于悟到了火之神神乐的炭治郎,那个在熊熊火焰中煅烧出来一丝丝希望的时刻,我以为配乐必定也是红莲华,但反应过来才发现不是的,配乐是灶门炭治郎之歌,交响乐配女声吟唱,低回处不哀绝,高亢处不纵情,是悬崖边上石头缝里,经世间最险恶的磨炼才生出的一棵顶天立地的大树。
那时对动画组顿生好感且十分敬佩,这不是一部纯粹体现“燃”的作品,他们有所取舍,他们是真正理解炭治郎大地般宽广温和的强大的人,山川湖泊一样的敦厚静谧,却承载万物,是所有力量之源。世间苦楚都被他历过了,吞下了,他怎么可能不顶天立地。
炭治郎面对的是怎样的敌人呢,恶贯满盈的鬼,杀人无数的鬼,谎话连篇的鬼,抛弃过去抛弃人生的鬼,自甘堕落的鬼,死有余辜的鬼,再恨它们也不为过,它们受再多惩罚也不为过,炭治郎也尽力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将恶鬼杀尽,从不辜负手中的日轮刀,对得起为杀鬼而牺牲的所有剑士。
但他也会在杀鬼之后,面对逐渐消散的鬼的尸体祈祷,愿他们来世为人,不要再成恶鬼。他感受得到所有罪恶之下的悲伤,他会轻轻握住异形的手,天地翻转难以保持平衡的情况下也不忍心踩到恶鬼为人时写下的书稿【搞创作的人看到他这样实在太感动了T^T】,想方设法要他性命伤他妹妹的恶鬼的感伤也被他轻轻安抚,甚至不希望同为鬼杀队的对员踩踏它的衣服。
怎么会有如此温柔的人呢?
悲伤是不可践踏的,热爱是不可轻视的,哪怕是不值得可怜的恶鬼不见天日的悲伤与热爱,他都一视同仁。
有时候,平等就是最大的温柔。
我同别人开玩笑说,炭治郎盘腿坐在地上就是一尊金光闪闪的佛。是玩笑,也是实情,炭治郎一个凡人,却有佛祖的慈悲。
鬼灭之刃的作者似乎是个女生,这就很能解释这部作品中出现的,在热血动漫中难得一见的温柔了。
从个人喜好而言,我是更偏向于女性作者的,大约是同为女性的缘故,她们刻画人物的方式与角度会更细腻一些,也会使我更有共鸣,点与点之间的连接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段微型的路,有天与地,有光与暗,有花与影,可以选择低头快步走过,也可以选择轻车慢行。这一点从看热血漫的角度来说就是,我不追求纯粹的“燃”,从剧情发展速度来说就是,我不追求十分的紧密。
但女性作者的细腻是把双刃剑,成也如此败也如此,无法否认的是,许多女性作者精于此道,也受其限制,笔下作品会因太过柔软,失却一种盛大感而陷于小气。而鬼灭之刃以我个人的标准来看是不失其盛大的,恢弘又悲壮的故事完成得很好,为不可失败的神圣事业,众人斗志燃起如煌煌日光,那灿烂,双目刺痛流着泪也要多看几眼。
看完动画第一季之后将漫画也看完,总共才两百零几话的漫画不算长,空闲时间看一些的话三五天就能看完,从现在已经出了动画的部分来看,还原度极高,甚至在精细程度上有所超越,漫画的画风比较散漫,人物常走形得乱七八糟,但开始看了就不会在意这些,这部作品,让人笑,也让人哭,其故事之下隐含的思想值得细细品味。
鬼的统治者无惨是个暴君,是鬼的始祖,是鬼的制造者,是鬼的最强者,在鬼之中实行的是恐怖统治,善用各种恐吓威逼手段,一个不高兴就会将部下残杀,对于鬼来说,世界上第二恐怖的是鬼杀队,第一恐怖的是无惨。
与之完全相反的是,统领鬼杀队的主公大人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病秧子,连挥刀都做不到的文弱美少年,他能够让各位身怀绝技每天刀口舔血的鬼杀队队员乖乖听命的原因,一是他的家族出钱出力势要歼灭恶鬼,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在所不惜的这份坚决,二是主公懂得体贴人心,施行的是仁政,且真心实意关爱每一位队员,鬼杀队的队员大多数都跟鬼有血海深仇,苦难带来的瘢痕将他们的心密不透风地武装起来,而能够稍微地喘一下气的时刻,大概就是在主公面前罢,主公的笑和声音让人如沐春风。
印象最深的是主公死前终于真正与他的家族纠缠千年的鬼王无惨相见时,身体明明因诅咒而病得惨不忍睹,脸上却是“神佛般的微笑”。主公是升级版的炭治郎,做该做的事,毫不手软,憎恶罪恶滔天的人,为了铲除无惨不惜以自己和妻女性命为代价,但这个人不会让自己陷落于因过分而扭曲的情绪之中。
我最近在听中国文学史的课,还在诗经的部分时,老师讲到了诗教的核心是温柔敦厚,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不让自己陷落于极端的情绪,需要长久的修炼,不断的深刻的自省,又讲到儒家其实尊重每个人不同的特性,但希望人们能在不同特性之下变得更好,为此一代又一代的儒家大师谆谆教诲,在言教中翻花绳一样变着花样教导弟子。看到主公时,觉得是一种缘分,主公可以说是温柔敦厚的范例。
诗经,现在,只要将两者一串联,就很有薪火相传的意味。
说实话,看鬼灭之刃,其实绝望的时刻更多一些,鬼杀队的每个角色都太讨喜了,所以看到他们牺牲便非常难过,甚至恶鬼的过往亦有令人伤心之处,有些鬼之所以成为鬼,是因为实在被人类逼得活不下去了。在许多的情节里都为牺牲的人类,为为人之艰难,而痛哭不已。
“我们是抱着何等的信念在做这件事”,风柱很像反派的出场被他的这句话翻转,何等的信念,身家性命过去未来尽数投注到这一场战争里,他们是不为人知的非政府组织,不为名不为利,寻常人安然睡去的黑夜,他们拿命跟恶鬼厮杀,为的就是更多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的寻常人能安然度过每一个夜晚。
好绝望,肉体凡胎的鬼杀队,被斩断的手脚不会再生,体力有限,生命脆弱,用什么去和鬼斗争?他们只能用源源不断的性命去填满能力上的差距。持续千年的战争,数不尽的黑夜里,多少人义无反顾献出自己的性命。
眼睁睁地看着美好的人们被屠杀,谁能不痛心呢?
这是一场屠杀啊。
但最终还是被夹缝中艰难生存却仍能茁壮成长的温柔安慰了,必定要最强大的温柔才能使经历了巨大苦难的人们产生继续追寻美好生活的希望。他们用自己的灵与肉点燃起一点稚嫩的火苗,交到了人们手中。
人有灵魂,灵魂有归处,人可进天国,鬼要下地狱,人世间的债无论如何也要偿还清楚,这个设定也一直在安抚我,只要还有牵挂,人的故事就没有结束。
番外的现代篇也是一种补偿,他们的后代都在过着平凡的生活,不需要担心被恶鬼杀掉,没有被血淋淋的死亡的梦魇终日困锁住,能安稳地活下去就是幸福。
作者不是狠心的人,鬼杀队的故事绝不是不断的牺牲,他们换来的成果也值得好好描述一番,牺牲的目的是救赎。
最后有点小小的吐槽,这种类型的作品我断断续续看过一些,越看就越觉得他们日本人多多少少是有点变态在身上的,酷爱乱世,酷爱战争设定,酷爱血里来血里去,酷爱描述惨烈的牺牲,酷爱钻研战争前提下的世人,这实在令人害怕,相较之下,我们中国的江湖真是又热血又正派。